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陳辭發表主旨報告。
海口網9月13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媛)13日,在2014中國城市規劃年會上,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陳辭發表了題為《規劃創新引領城市轉型發展——海口建設“四宜三養”城市的探索》主旨報告。他表示,規劃要順應時代潮流,服從和服務于經濟社會提質增效、轉型發展的現實需要,起到應有的龍頭引領作用。
陳辭說,冷靜思考和分析了海口基本市情后,海口提出了“宜居宜業宜學宜游、養眼養身養心”最精最美省會城市的規劃目標,就是要讓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生活環境良好、就業創業容易、學習氛圍濃厚,讓游客玩得開心、玩得放心、玩得安心,讓海口美麗的風光足以養眼、良好的生態足以養身、幸福的感受足以養心。
陳辭表示,圍繞這一轉型發展方向,海口強化了規劃引領的一系列創新舉措:一是引導城市經濟業態調整。二是加速城市綠色崛起。 三是強化中心城市功能。四是彰顯熱帶濱海北岸城市風貌。五是提升海口新型城鎮化質量。六是激發市場配置資源要素的活力。
“生態是我們最強的優勢和最大資本,也是我們的生命線。”陳辭說,為了保持海口良好的生態本底,海口始終堅持生態立市,為美麗中國海南篇章書寫精美畫卷。
陳辭表示,海口的角色定位決定要通過規劃建設增強海口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承載能力,提高綜合服務保障功能,彌補全省功能的缺失,切實扛起輻射帶動全省發展的責任擔當。首先,強化區域交通中心功能。其次,強化智力支撐中心、商務服務中心、醫療保障中心、文化體育中心等功能。第三,發揮海口在省會經濟圈中的極核作用。
“今年7月18日的超強臺風‘威馬遜’重創海口,也給我們以深刻反思,應在城市規劃設計、建設管理上都要作出相應的調整。”陳辭表示,我們將切實增強對熱帶濱海地區防災減災客觀規律的把握,提高供電、通訊、給排水、應急指揮中心等市政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設施建設標準。
陳辭說,提升海口新型城鎮化質量,既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也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和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的有效途徑。海口市的城鎮化不是追求人口規模擴張的城鎮化,而是把著力點放在提升質量上。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工作的重點就放在兩個“50萬”上,要讓主城區內的50萬棚戶區居民真正市民化,讓主城區外50萬農村居民就近城鎮化。
陳辭指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客觀要求,也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問題。海口要想創建最精最美省會城市,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僅靠政府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注重通過市場化和資本運作的手段,實現空間資源要素的有效配置,達到政府、企業、居民、游客等多贏局面。
陳辭表示,規劃在海口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工具,更是公共政策和治理城市的重要抓手。我們期望通過規劃創新,推進城市產業升級、功能完善、品質提升,引領城市轉型發展,實現“四宜三養”最精最美省會城市目標。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