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9月18日電(記者 王勉 張鶯)首屆中國—東盟網絡空間論壇18日下午在廣西南寧開幕,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在開幕式上發表題為《打造中國-東盟信息港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共同體》的主旨演講,他提出,中國與東盟要加強互聯互通,深化網絡空間合作,共同打造中國—東盟信息港,使之成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信息樞紐。
本屆論壇是在中國—東盟博覽會框架下首次舉辦的網絡空間論壇,主題是“發展與合作”。來自中國及緬甸、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東盟十國的政府、企業和學術界代表參加。
魯煒說,中國和東盟國家山水相連、血脈相親。我們剛剛走過合作成果豐碩的“黃金十年”,又迎來前景光明的“鉆石十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愿同東盟國家共同努力,使雙方成為興衰相伴、安危與共、同舟共濟的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雙方和本地區人民帶來更多福祉。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和東盟關系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迎來了重要戰略機遇期。
魯煒表示,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一切的合作都離不開信息的共享。開啟中國—東盟合作與發展的新篇章,關鍵要實現互聯互通。互聯,首先是網絡的互連;互通,首先是信息的互通。只有信息共享,才能即時溝通,才能增進了解,才能彼此信任,才能務實合作,才能建設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才能讓古老的 “海上絲綢之路”在21世紀迸發出耀眼光芒。
魯煒稱,通過在論壇開幕前與各國代表的會談,更加直觀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和東盟十國在網絡空間有著很多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訴求:網絡空間既要互聯互通,也要尊重主權;網絡空間既要加快發展,也要確保安全;網絡空間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網絡空間既要自主自立,也要開放合作。
對于中國—東盟信息港作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平臺”的具體內涵,魯煒進一步闡述為五個方面:一是基礎建設平臺,加快區域網絡設施、通信設施、技術設備建設步伐,架設中國—東盟“信息高速公路”;二是技術合作平臺,在技術研發應用上統籌資源、協同攻關,共同參與國際重要技術標準制定,推動形成相互確認的電子認證、電子簽名和云服務體系,共同培養造就更多優秀技術人才;三是經貿服務平臺,積極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合作,提高通關、物流、旅游等便利化水平,運用大數據分析共同應對金融風險、經貿風險;四是信息共享平臺,共同推進金融信息服務、通關數據、電子口岸、災情評估預報、防災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領域的平臺建設;五是人文交流平臺,中方鼓勵和支持中國網站展示東盟各國的優秀文化,也希望東盟各國網站積極推介中華文化,推動本地區文化多元共生、包容共進,讓互聯網成為連結心靈的橋梁和紐帶。
魯煒表示,中國—東盟信息港的規劃和建設,必將推動建立一個更加緊密、更加務實、更加高效的網絡空間共同體,讓網絡化、信息化更好地驅動“鉆石十年”的全方位合作、全領域發展。
?
?
相關鏈接:
首屆中國—東盟網絡空間論壇開幕 劉云山致賀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