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9月19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光明?通訊員代進)9月16日傍晚,海口市市政花園小區里,椰樹婆娑,微風陣陣,如果不是地上還有些凌亂,很難看出這里剛剛遭遇了臺風“海鷗”的肆虐。居民們都一臉平靜,似乎“海鷗”未曾到訪———除了小區物業經理張淑勇。
張淑勇正急匆匆地趕往地下停車場查看,小區配電房就在其中。7月份“威馬遜”來襲時的情形讓張淑勇記憶猶新:“負二層停車場積水深3米,配電房被淹在水里,受損嚴重,花了相當長時間才恢復正常供電。”這次“海鷗”來襲,雖然風級不如“威馬遜”,但引起了更為嚴重的海水倒灌,因此小區配電房的情況讓張淑勇格外擔心。不過現場情形讓張淑勇松了口氣,事先準備的兩道防水屏障將積水全都擋在了車庫外,配電房毫發無損。
海口供電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并非偶然。據統計,臺風“海鷗”過后,海口僅5個小區配電房因進水導致停電,較“威馬遜”大幅減少64個。從“威馬遜”到“海鷗”,從69到5,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在他們看來,提高海口小區配電房建設等級和標準,將配電房設置在地面而非地下,已建成的小區也要有條件地進行遷移,顯得更為迫切。
海水倒灌,配電房卻滴水未積
回憶起7月18日“威馬遜”那場超強臺風,市政花園小區物業經理張淑勇說:“一夜之間小區變澤國,地下室大量積水,光抽水就花了3天3夜,小區配電和發電設備均被淹壞,居民正常生活秩序近乎陷入癱瘓。”
“你看,這就是上次‘威馬遜’留下的水浸痕跡,有將近3米高。”張淑勇指著地下配電房墻壁上的一條褐色痕跡告訴記者。當時市政花園地下負二層停車場積水深3米,高低壓配電室、發電機房、變頻水電房等重要供電設施受損嚴重。
與“威馬遜”不同的是,此次“海鷗”壓境帶來的海水倒灌比“威馬遜”還要大,可4000多平方米的地下車庫幾乎滴水未積,小區配電房更是安然無恙。
哪兒不一樣了?張淑勇指著一張政府通知和海口供電局送來的書面函說:“12日我們就接到了通知,要求小區采取措施防御臺風‘海鷗’,提前調集沙袋、柴油等應急物資。再加上之前南網指導我們采取的防護措施,‘海鷗’來了,也占不到便宜。”
原來,“威馬遜”過后,海口供電局針對市政花園小區的遭遇,為其制定了個性化的督導方案,提前指導小區筑起“防護墻”,將配電房與外界隔離開,即使海水倒灌、車庫進水,也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供電設備。
記者在市政花園小區看到,如今,小區車庫出入口多了一道“防水墻”,一排一米多高的沙袋隔開了地下車庫與地面雨水,而地下配電房砌起的一座3米多高的“防護墻”,把小區配電房、發電機組、發電機房與外界隔離開,形成兩道堅實的防水屏障。“多虧政府和供電局提前通知,供電局還主動派人過來協助小區做好防臺風的準備工作。”張淑勇臉上露出了笑容。
正是這些未雨綢繆的措施,在“海鷗”肆虐時,保證了小區居民生活依然秩序井然。
保護小區用電“最后一公里”
小區內的配電設施一般并非歸供電局管轄,倘若這些設施在臺風中受損,其修復的快慢與小區物業電力技術人員的維修技術等有關。即使供電局已把電送到了配電房,但因小區物業所管轄的配電房和低壓線路不能及時恢復,也會影響到居民用電。為此,海南電網選擇了主動介入,政企聯動,提前守護向居民送電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心中有數。海口市政花園只是一個縮影。“威馬遜”結束后,海南電網公司對全省3315個物業小區進行了全面梳理,統計結果顯示,全省遭受過水淹的小區及可能發生水淹的(地勢較低)小區約560個。為確保今后臺風期間各住宅小區的正常供電,海南電網各單位與地方政府緊密聯動,制定和采取措施提前守護各小區配電房。
二是主動出擊。以海口供電局為例,臺風“海鷗”飛臨前,海口供電局緊急抽調了50余名用電檢查人員,組成18個工作小組分別前往海口市各個住宅小區,主動督導、協助物業管理人員排查了小區配電房及相關配電設備,并檢查配電房的排水系統。海口供電局一位檢查人員向記者介紹:“小區配電房屬于客戶資產,平時都是由客戶自行維護修理。但考慮到臺風期間各小區配電房可能會遭受影響,結合抗擊‘威馬遜’的經驗,我們主動出擊,派出搶修人員進入各小區配電房排查設備情況,做好應對臺風的各項工作。”
三是個性防范。海口供電局安全監察部主任佘光學介紹說,對一些重要的大型物業,特別是在臺風“威馬遜”中配電房水浸較重的69個小區,海口供電局與海口市政府、住建局、市容委等相關部門,對需要整改的小區制定了“一對一”的個性化方案,有針對性地進行長期重點跟蹤、排查和督導,要求每個小區在汛前落實防水沙袋、應急電源、抽水泵、油料等防范物資。在“海鷗”來前,他們還為小區業主送去了關于預防提醒的書面通知函,每個通知函上都附有聯系人和手機號,方便及時溝通聯絡。佘光學說:“由于事前防風加固措施到位,海口市因配電房進水導致停電的小區較‘威馬遜’從69個減少到5個,取得明顯成效。”
建新標準,讓配電房“下改上”
“海鷗”雖然走了,但要從根本上解決配電房浸水問題,還需要更徹底地“刮骨療傷”。
隨著中心城區樓房容積率越來越高,不少開發商將小區所用的配電房、開閉所等轉移到地下空間,以減少對地面空間的占用。然而遇到臺風,設在地下的配電房一旦被水淹,就會損毀無法使用,只有水退了,才可能進行搶修送電。
為防止因水澇造成居民用電受到影響,海口供電局將向政府建議提高小區配電房建設等級和標準。
海口供電局安全監察部主任佘光學說:“我們將向政府建議設立新標準,將配電房設置在地面而非地下,以防水位過高時倒灌進地下配電房,新建小區的配電房應按新的標準提前規劃,而已建成的小區,則按標準實行整改,有條件地進行遷移。”
?
相關鏈接:
海口:女生臺風中被玻璃劃傷 老師頂水桶冒雨救學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