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海口市龍華區近日試行的門邊化服務——網格員使用社服通進行老年人優待證代辦,家住龍華區八灶村280號的葉大爺不由得對此豎起了大拇指。9月18日,他剛辦了老年人優待證代辦服務,和以前辦證件不同的是,這次他既不用跑居委會也不用跑相關單位,而是由網格員電話預約上門,在簡單的信息錄入后,不到一個小時,網格員就再次登門將辦好的老年人優待證送到了他的手上。“第一次辦證這么簡單,這么快!不用到辦證地點,不用了解辦證流程,也不用準備一堆的材料,坐在家里等就行了!這個門邊化服務真是不簡單。”葉大爺笑著說道。
“海口社區網格化改革創新的目標,就是要為老百姓提供一個滿意的生活環境,不斷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海口市委副秘書長、市改革和創新城市社區管理體制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川海說道,根據改革創新城市社區管理體制工作進度的總體安排,海口市1400多名網格員在經過3個月的人房數據采集后,工作重點將轉移到為老百姓開展門邊化服務上。龍華區作為試點,從8月份就開始推行海口社區門邊化服務,在積極探索可行門邊化服務的同時,也為接下來海口全市社區推行門邊化服務標準化積累經驗。
“門邊化服務的最大特點就是‘便民’。”濱海新村社區工作站站長劉蓉說道,以龍華區目前的試點內容——網格員為老年人代辦優待證服務為例,網格員通過裝有社服通軟件的手機獲悉自己轄區內有滿足條件辦理優待證的老人。如老人需要辦理則進行預約,之后網格員上門登記,并將信息輸入到社服通內,區老齡辦收到資料后打印蓋章制證,網格員代領后送證上門。“很明顯,居民在整個過程中都是被主動服務的,這完全改變了過去辦證就需要排隊、咨詢、填表的現象,并且是在居民足不出戶的前提下實現的。”
“門邊化服務之所以能這么快捷地開展,還是得益于網格員之前做的人房數據兩清基礎工作。”龍華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說道,截至7月31日,龍華區共關聯卡冊32.7萬張,錄入戶數174849戶,錄入人口數453515人,錄入房間數249746間,完成率達93.77%。誰該辦老年證了,誰該換老年證了,誰又還沒有辦,住在哪,怎么聯系,這些資料在網格員上門入戶做數據采集工作時也同步錄入到了系統里,因此只要條件滿足,系統就會自動提醒相應轄區的網格員主動為居民提供服務。
“接下來,門邊化服務在海口社區全面推行的同時還將增加服務種類,根據龍華區的試點情況,目前居住證明、高齡補貼等服務已進入調試階段,預計年底將實現高齡老人、醫療救助、失業救助、殘疾幫扶、人口與計劃生育等五大類11項服務。”劉川海表示,未來,將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門邊化服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