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講話系列解讀六】
作者:中央黨校文史部文化學教研室教授、博導 徐平
英國著名的科技史專家李約瑟畢生編著了15卷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卻被一個問題所困惑:“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么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這在以后被稱之為李約瑟難題。英國另一位著名學者湯因比,經過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的深入研究,則發出了這樣的預言:21世紀將是中國的世紀,正如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一樣,中國必將重新崛起。9月7日,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絡版報道了研究能源、經濟、地理政治風險等領域的HIS公司最新公布的報告:中國消費市場大幅上升將使中國經濟在2024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如果HIS預測正確,那么中國到2025年的GDP規模將從目前的12%增長為20%,占世界總額的五分之一。
面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飛速發展,世界為之驚嘆,中國何以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里,走過西方發達國家一、二百年的里程,這又被稱之為新的李約瑟難題,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對此,習近平同志在今年初訪問歐洲的時候,簡要地給予了回答,那就是中國幅員遼闊,人民勤勞勇敢和具有五千年的文化積淀,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家底,是中國崛起和發展的堅強基石。
習近平同志說:“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被仡欀腥A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國在古代創造了輝煌的農業文明,通過精耕細作和優秀傳統文化的維護,在有限的自然資源基礎上養活了比別人多得多的人口。雖然也飽經戰亂、朝代更替,總體上幾千年既沒有換人也沒有換地,直到清中葉還是信心滿滿的。當古老的農業文明面對強大的工業文明,由西方開啟的現代化風潮席卷神州大地,令人痛心的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近代史不堪回首,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痛。經歷了幾多戰爭和平、幾多革命改良、幾多文化風暴,這一百七十多年中國人有太多的辛酸和血淚。正是在亡國滅種的威脅下,中國人民自強不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完成了歷史賦予的“三件大事”。從一盤散沙凝聚成強大的中華民族,在一窮二白基礎上快速推進現代化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加速發展,充分證明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正如習近平同志總結的那樣:“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p>
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積貧積弱的時代,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心也正在回歸。如果說我們可能一度迷失在西方制造的“現代化”的夢幻中,今天的中國人和世界各國一樣也在反思現代性,警惕西方式現代化所帶來的矛盾和問題。習近平同志強調“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庇绕涫窃谑澜缥幕容^的坐標下,審視本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傳統,“我們不僅要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還要睜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中獲得啟發,為我所用?!彼诼摵蠂炭莆慕M織總部的講話中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文明是平等的,人類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鑒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鑒的動力。充分表達了崛起的中國構建和諧世界、開放共榮的寬闊胸懷,和平發展、和諧相處、和衷共濟,一年來的穿梭外交,更是以實際行動表明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福音。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不僅確立了市場經濟的主體地位,更提出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高到當代人類文明的一部分。表面上看是將沿襲十年的社會管理修改為國家治理,從管理到治理,雖是一字之差,實質上卻是差之千里。管理大體是沿襲農業文明時代自上而下的社會運轉方式,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治理則要求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主體除政府外,還要有社會和市場的合力。也就是應對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們無需照搬西方的政治法律體系,而是在中國文化的深厚傳統基礎上,參照西方的現代社會運行機制,根植于中國現實社會發展的需要,建構全新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當代人類文明的一種新模式,也許是更具活力和前途的社會運行和可持續發展形式。習近平同志說:“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我們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我們也能夠繼續拓展和走好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沿著正確的中國道路奮勇前進?!庇辛诉@三個自信,站在五千年優秀文化的堅實基礎上,放眼全球化時代的世界潮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夠實現。
?
相關鏈接:
給孩子播下傳統文化的種子?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