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公章 資料圖
“我們公司要蓋一棟辦公樓,現在項目公司成立快兩年了,開工前的手續還沒有辦好,不知道開工要等到什么時候。”近日,南京市一家知名企業老總唐明(應當事人要求,化名)向現代快報訴說自己的無奈。據他預計,這棟樓至少要3年半時間才能蓋好,而該企業在8年前,同樣是蓋一棟樓,只花了一年半時間。
讓唐明更加糾結的是,雖然目前各級政府倡導簡政放權,但他梳理了一下,目前蓋一棟樓,從項目前期算起,到最后拿到大樓房產證,至少要交95種稅費、蓋192個章。唐明坦言,反腐力度不斷加大,一些政府部門怕這怕那,辦事手續繁瑣和部分人員的懶政、不作為,已經嚴重阻礙了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發展。現代快報記者顧元森
95種稅費中90%是規費
1.營業稅;2.城市維護建設稅;3.教育費附加;4.地方教育費附加;5.土地增值稅;6.各種印花稅;7.土地使用稅;8.企業所得稅;9.殘疾人就業保障金;10.防洪保安資金;11.義務植樹統籌費和綠化費;12.工會經費工會籌備金;13.排污費;14.新型墻體材料發展基金;15.建設工程交易綜合費:16.城市規劃技術服務費;17.建筑、裝潢、工程垃圾處置費;18.價格審核費;19.白蟻防治費;20.環境影響評價費;21.防雷裝置施工監督驗收費;22.防雷裝置設計審定費;23.防雷裝置檢測費;24.抗震安全評價費;25.生活污水池建設費;26.綠化建設資金;27.所有權登記費;28.房屋交易手續費;29.消防測繪費;30.檔案整理費;31.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費;32.建筑安全監督管理費;33.工程技術檢測費;34.工程地質勘探費;35.土地登記費;36.土地出讓金;37.土地效益評估費;38.購圖費;39.勘察丈量費;40.控詳設計費;41.拆遷管理費;42.土地使用費;43.各種契稅;44.耕地占補平衡費;45.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46.新菜地基金;47.征地不可預見費;48.公證費;49.土地交易綜合服務費;50.土地管理費;51.城市規劃技術服務費;52.價調基金;53.市政大配套費:54.市政小配套費;55.公建水增容費;56.綜合管網設計費57.人防工程建設費;58.人防工程質檢費;59.人員掩體設計費;60.供電設計費;61.給水設計費;62.排水設計費;63.煤氣設計費;64.煤氣集資費;65.節能評估費;66.采暖設計費;67.公建防疫審圖費;68.電話穿線費;69.文物勘探費;70.規劃定位放線費;71.施工圖審查費;72.臨時施工用水費;73.招標管理費;74.市場服務費;75.合同鑒定費;76.質量監督費;77.勞保統籌費;78.工程保險費;79.標志牌費;80.固體垃圾排放費;81.環保噪聲排放費;82.環保測評費;83.垃圾托管費;84.配套工程質量委托費;85.地名門牌制作費;86.水質化驗費;87.市政監督費;88.市政監理費;89.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費等;90.產權面積測繪費;91.房產稅;92.房屋維修基金;93.室內環境檢測費;94.塑鋼門窗檢測費;95.市政、交通等其他費用
至少要蓋192個章
涉及大大小小近30個部門
辦理事項 主要部門 公章數具體手續
1 簽訂土地出讓合同 國土局 3個章 針對合同范本、條款、地塊范圍、技術指標進行核對,簽訂合同。
2 《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辦理 規劃局 5個章 提供《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申請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及附圖等5項材料。
3 項目立項辦理 發改委 7個章 提供項目立項申請書面報告、資本金證明、土地使用權證明等7類資料。
4 項目暫定資質辦理 住建委 7個章 提供企業資質等級申報表、企業營業執照、企業章程等7類資料。
5 《國有土地使用權證》辦理國土局 15個章 提供土地登記申請審批表、原《國有土地使用證》、法人資格證明等12類資料。
6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辦理 規劃局 9個章 提供《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申報表、項目立項批復等9類資料。
7 《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 規劃局等 22個章辦理消防審查、人防審查等資料。提供《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申請表、《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地形圖等18類資料。
8 《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辦理 住建委 約28個章需滿足“三通一平”,并已經辦理該建筑工程用地批準手續,取得規劃許可證等。提供中標通知書、施工合同、監理合同等14項資料。
9 《商品房預售許可證》辦理房產局 19個章選定物業公司,簽訂預售監管協議,辦理物價備案、預售方案備案,進度證明、辦理網上備案。需提供商品房銷售許可證申請書、企業營業執照等13項材料。
住建委等
10 綜合竣工驗收辦理住建委等 50個章規劃驗收、規劃實測;質檢驗收;消防、人防、安防、環保、防雷、檔案、綠化等專項驗收;水、電、氣驗收;綜合驗收;申請現場核驗。
11 房屋產權初始登記辦理房管局 14個章 三圍面積實測;樓棟編號。需提供12項材料。
12 相關基金、保證金返退辦理 墻改辦 5個章 提供《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驗收申請表》、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等5項材料。
散裝辦 5個章提供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結算申請表等5項材料。
國土局 3個章提供開竣工證明材料等3類材料。
蓋一棟辦公樓需交的稅費、蓋的公章方面內容,由民企提供。其中審批流程中不包括維穩辦、文物勘探等所需的未知審核文件蓋章程序。另外,在目前中央及各級政府大力簡政放權的形勢下,有的行政審批程序、項目可能已經發生變化,歡迎相關部門撥打現代快報熱線96060進行說明。
如今,手續繁稅費多 交95種稅費、蓋192個章 建一棟樓至少要跑3年半
“企業要建一棟樓,需要繳納的各種稅費名目有95項之多,收費單位涉及政府幾乎所有行政職能部門,包括其下屬的部分單位以及一些群團組織。名目繁多的各項行政、事業、企業性收費,沒有一項說起來不重要,收費都有憑有據有文件。”唐明說,企業蓋一棟大樓,要繳各種稅費,資金、人力、社交成本壓力非常大。
“在95種稅費中,90%都是各種費,10%是稅。”唐明給現代快報記者列出一個稅費清單。記者看到,在稅收方面,包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增值稅、土地使用稅、企業所得稅,各種印花稅、契稅等。相對來說,費的名目種類更多更雜,如市政大配套費小配套費、土地出讓金、教育費附加、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綠化基金、防洪保安資金,還有水、電、氣、市政、交通等其他費用。市政大、小配套費按大樓面積征收,這兩項加起來每平米要350元以上。
唐明公司的一名部門經理測算了一下,各種稅費加起來,要占到項目成本的兩成多,稅費壓力不可謂不重。
要蓋大樓,企業要到各相關部門跑手續、蓋章,先是到工商局注冊項目公司、辦理場地證明,再到規劃、國土部門辦理用地申請、核發選址意見書、土地招拍掛,直到最后在房產局取得項目產權證。唐明梳理了一下,前后需要跑大大小小近30個部門,蓋192個章,而且這192個章都是公章,各部門、處室負責人的簽字還不包括在內。在有的部門,一套手續走下來,甚至要蓋20多個章,缺一不可,否則便通不過審批。
“我們按正常程序算,要全部走完手續,拿到房產證,至少需要3年半。”唐明說,一般來說,大樓建設周期應該是兩年左右。
據了解,唐明公司還有一個開發項目,由于進展較慢,項目公司由最初的幾十人縮減到現在的10多人。“待項目進展快一點的時候,再添人手。”項目拖這么長時間,企業無形中增加了大量成本,最終壓力全由企業來承擔。
過去,效率比現在高 8年前,同樣建一棟樓只要跑1年半蓋100個章
“2006年,我們公司蓋了一棟樓,用了一年半時間,比現在效率高多了。當時雖然也蓋了100來個章,但比現在少。”唐明不無感慨地說,8年之后,同樣蓋一棟樓,光蓋章就增加了近一倍,項目走完整套手續,從一年半增加到三年半。
多出來的這些部門、公章來自哪里?唐明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些部門、公章都有依據,以項目所需辦理的社會穩定評價這一項為例,這是近兩年才有的“穩評”,需要征求項目周圍左鄰右舍意見,要項目所在的社區、街道蓋章,還要到主管部門蓋章。
唐明說,曾有一個項目,需要發改部門立項,發改部門稱項目要有節能評、穩評之后才能立項,而負責穩評的部門則稱,項目沒有立項,不能進行穩定評價。為此,項目工作人員在多個部門之間來回跑,“跑了半年還沒有辦好。”唐明說,最后好不容易在街道、社區蓋了章,拿到下一個部門,結果對方稱街道主任、社區負責人沒有簽字,要求公司再跑一趟,補上街道主任、社區負責人簽字。“街道、社區蓋章已經代表了街道,為什么還要負責人再簽字?可我們企業有什么辦法?只能回頭再找街道主任。”唐明說,目前每個開發項目還要交檔案保管費,按每年每平米一元的標準收取,這個費用以前也是沒有的。
辦理項目手續過程中,層層蓋章、手續繁瑣是突出問題。唐明說,3個月前,曾有一個項目在南京某局下屬分局辦手續,分局手續辦過后,再拿到市局辦手續,從該局相關四五個科室的副科長、科長,到副處長、處長,直到副局長、局長,各個部門走一遍手續。“該局局長有一正八副,每個人都要經手一遍。”唐明說,僅在該局辦理手續,預計就要半年左右的時間。
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 民企辦事“三扇門”仍然存在
唐明平時經常與其他民營企業家交流,不少人也都有同樣感受,即中央實行八項規定、反四風以來,不少政府部門的領導和辦事人員有所顧忌,不敢公然亂作為了。但他們手中的權力太大了,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辦事仍然很難。現在企業與有些政府部門打交道時,感覺存在“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三扇門。所謂“玻璃門”,是指很多政策是看得見的,但等到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辦事時,卻感覺這些政策看得見,但具體辦理起來卻有種種限制,民企要真正享受到優惠政策,并不容易。“彈簧門”是指有些規定彈性太大,政府部門在執行規定時,伸縮性太強。“旋轉門”則指企業到政府部門辦事,走了一圈出來后,什么事也辦不成。
對此,南京一家民營物流公司老總黃海剛(應當事人要求,化名)也深有感觸。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過去有些政府部門存在“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情況,現在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即“門好進,臉好看”,但仍然“事難辦”。黃海剛說,在巨大的反腐壓力下,現在官員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這個不能拿,那個不能吃,做事沒了積極性。有的政府部門人員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出活不出彩,在機關混日子打醬油。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做了事,有可能要擔責任。不做事,便不會犯錯。”黃海剛說,在與政府部門打交道的過程中,他感覺有些部門辦事效率低下,有的部門該做事不做事,讓他無可奈何。
反腐力度大部分工作人員怕擔責不作為
在黃海剛與唐明等民企老總看來,中央反腐力度很大,八項規定、反四風等持續深入,基層政府部門的面貌的確有了改變,這是事實。以前企業到政府部門辦事,有時可以拉拉關系,甚至一起吃吃飯,聯絡一下感情,有時辦事會順利一些。但近兩年,這種情況已經比較少見了,“即使你不送東西,光請人吃頓飯,人家都不見得會來,因為現在規定很嚴,抓得也很緊。”
現在,唐明公司辦理項目手續時,公司工作人員經常是到某個部門辦事,對方要么是不在,要么是稱正在開會,或正在進行學習。“為辦一項手續,工作人員跑了一趟又一趟,即使手續完備,有的政府部門的辦事人員和領導仍然拖著不辦。”唐明說,這種情況在近一年多來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有些政府部門人員不敢做事,怕擔責,沒有擔當。其實,本來應該是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本職工作,但他就是拖著或壓著。有時,他們會找一些理由或借口,讓企業辦事人員跑得焦頭爛額,卻只能像無頭蒼蠅似的在各個部門之間穿梭。這種情況不但在普通公務員身上存在,在某些政府部門領導身上同樣存在。
傅全(應當事人要求,化名)是南京一家民營倉儲企業老總,有一個已經立項批復過的項目,面臨將工業用地改成商業用地,企業愿意按市場價補交土地出讓金,并向相關政府部門打了報告。雖然傅全多次跑這個項目,但報告相關部門仍然沒有批,并稱要書記批才行。“我一個民營企業,怎么找書記?這事拖了一年,也沒有辦成。”
有的部門為“避嫌”不愿與企業多來往
傅全認為,與前些年相比,近兩年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不高,對于有些部門來說,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差的。很多政府部門不再到企業一線,主要是為了“避嫌”,其原因主要是有的政府部門人員怕出事,索性不做事。對有的事情“不受理”,便沒有了責任。“辦了事,可能會出事,不辦事,便不會出事,還不如不辦事。”有的部門則是將本該自己承擔的職責推給企業和社會機構。
傅全在南京一開發區曾有個項目,幾年前開發區會為了他企業的問題,召集相關部門開個協調會,將需要解決的問題交給相關部門辦理。但現在開發區不再請相關部門到企業了,“有關部門不愿來企業,因為擔心與企業來往密切,會被人懷疑收紅包、收禮。”
傅全的公司有一個大型倉儲項目,各項設施都符合國家規定。但在做安全評估時,一名專家提出,在倉庫臺階上已經有一側欄桿的基礎上,再加一排欄桿,目的是加強安全。傅全說,實際上這名專家根本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加設的這排欄桿不但起不到安全作用,而且對工人實際操作有阻礙,甚至有安全隱患。不過,企業沒辦法,因為如果沒有專家簽字,行政主管部門便不通過。企業向主管部門說明情況,但主管部門根本不聽企業的。“有的專家沒有實踐經驗,有的專家則與有關的評估機構有關聯,這樣的專家提反對意見,相關的評估便無法通過。評估通不過,行政部門的審批便通不過,企業就要承擔很大損失。”傅全說,就因為專家一句話,他的企業就要多付出幾十萬的成本,時間拖得越長,損失越大。
有些手續可合并或取消尤其是走過場的評估
“民企稅負重,成本高,壓力大。希望政府部門為企業特別是民企減負,簡政放權。”唐明告訴記者,就他公司的房地產項目來說,要進行各種評估,如綠化、文物、消防等。“有的評估完全是形式大于內容,甚至成了走過場。”他說,前段時間他的公司要到某部門辦評估手續,結果上午交了評估費,下午主管部門就蓋了章。“有些評估成了‘錢評’,只要你交夠了錢,評估就能過。”唐明認為,有些手續該合并就應該合并,該取消就應該取消,特別是一些走過場的評估,完全成了企業的負擔。
唐明還告訴記者,南京某局響應政府要求,將權下放到區里,按理說這對企業是好事,辦事應該會方便了。但實際上區局對業務不熟悉,企業辦事時還是要跑市局,以前一周甚至兩天能辦好的事,現在一個月也辦不好。這樣的低效率讓企業叫苦不迭。
黃海剛說,以前他的企業各種稅費占比不到7%,但按現在的成本,這一比例超過12%,再加上融資、用人成本上升,民企壓力非常大。“希望政府多關注民企,考慮到民企的實際情況,在各方面讓民企與其他類型企業完全平等地競爭。”
傅全希望有的政府部門能改變不作為的現狀,真正為企業著想,進一步減少行政許可,提高辦事效率。“國家要求各級政府簡政放權,可我們身處基層,體會不是很明顯,辦事部門、手續并沒有大幅簡化、減少。希望有的政府部門能真正將國家的政策落實好,讓我們民企享受到該享受的政策和規定。”
南京市工商聯:簡政放權與企業要求有差距
對于企業家反映的問題,南京市工商聯有關負責人向記者坦陳,企業家們所說的是事實,平時經常有企業家特別是民營企業家向他們抱怨自身遇到的問題。像唐明所說的蓋樓需要交95種稅費,蓋一兩百個章,這是客觀情況。對于企業們反映負擔過重、手續繁瑣的問題,工商聯作為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及時向政府部門進行反映,并及時將政府的聲音傳達給企業。
這名負責人說,其實南京市在政府簡政放權方面,已經做了大量工作,前些年南京的各種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以及政府服務事項多達5000多項,但近年來政府推進簡政放權,這些項目已經削減到300多項。可以說在這方面,南京在全國范圍內是做得比較好的。即使如此,政府部門的工作與企業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方面,政府部門也不斷地在改進,今年南京還專門出臺規定,優化行政審批。
這名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政府部門應該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提高辦事效率,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用制度改革、激勵措施推進簡政放權
江蘇省委黨校法政部副教授劉青:民企老總們反映各項審批手續繁瑣、壓力重,這是事實,應該客觀地看這一問題。對房地產項目來說,國土、規劃、建設、房產等專業部門多,而且多是垂直系統管理,目前尚不能完全做到集中、統一、高效地進行行政審批。另外,目前國家對房地產業進行宏觀調控,有些部門會存在從嚴審批的情況。
目前政府在簡政放權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今年中央政府已經完成了300多項行政審批改革,從中央到地方逐步落實,其效果是值得期待的。另外,政府大部制改革是提高行政效率、簡化審批的重要舉措,這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目前有的政府部門還試點進行審批事項辦理公開告知,就像在網上買東西可查詢快遞流程一樣,辦事者可以隨時向審批部門了解辦事流程及進展。不可否認的是,有的部門和人員存在懶政、惰政行為,要改變這種局面,政府部門應該繼續推進大部制改革、探索更好的辦法,進行制度改革,提高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和辦事效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邱建新:要解決政府部門辦事效率低、懶政等情況,一方面要推進簡政放權,另一方面要通過制度,包括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來提高效率。另外還要有投訴機制,不過在這一點上要注意研究方法,因為有的人即使遇到不作為、亂作為,也不敢、不愿站出來投訴。
有人說政府部門不作為、少作為,危害性比亂作為要好一些。這種觀點要不得,因為懶政行為、不作為對企業、對老百姓同樣不利,同樣會造成政府信譽的損壞。對于有些政府部門行政行為的缺位、錯位、越位,都需要整治。
(原標題:企業要建一棟辦公樓,至少交95種稅費蓋192個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