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早晨,鎮海329國道駱駝團橋村路段發生一起慘劇,一輛重型貨車右轉彎準備加油時,將車邊一名騎車的老人碾入輪下,老人頭部及上身被碾壓后當場身亡。
七旬老人買農藥途中被碾壓
消防隊員小趙說,7點10分左右他們到達現場,發現老人和自行車都一起被卷到了貨車的右側后車輪底下,老人的一只腳和一只手被卡在自行車的車輪中,右腿受傷特別嚴重,他臉色發白生命氣息微弱。
救援人員立即爬入貨車車底,利用液壓擴張剪將自行車三角支架剪斷,順利將自行車車頭車尾緩慢拉出,增大車底救援空間,7點27分,老人被順利救出,送到了在旁等待的救護車上。
貨車司機張師傅說,事發前他原本是在329國道上行駛,發現油箱里的油不夠了,就借非機動車道右轉,準備去附近加油站加油。轉彎前,他還朝著車子右側后視鏡掃了兩眼,發現沒有行人和車輛就繼續前行,當時的車速也并不快。
就在車子啟動幾步的時候,車后傳來喊叫聲,張師傅馬上下車,發現自己闖禍了,老人被碾壓到車底。
處理這起事故的交警陳豪杰說,在轉彎過程中,由于車身較長,張師傅并沒有注意到右側的情況,而是將視線集中在了觀察左側和前方的情況。另外,根據交警現場勘查,老人的騎車車速在10幾碼左右,可能是由于下雨路滑,車子接近貨車時剎車已經來不及。
經了解,騎車老人今年73歲,鎮海人,平時在家務農,事發時,老人正騎著自行車去鎮里買農藥。
大型車輛一定要注意“內輪差”
陳警官介紹,雖然這起事故的責任目前沒有定論,但大型車輛引發的交通事故屢見不鮮,尤其是大型車輛右轉彎時存在的“內輪差”更是危險,希望能引起市民的關注。
所謂“內輪差”是指車輛轉彎時,內前輪轉彎半徑與內后輪轉彎半徑之差。由于“內輪差”的存在,車輛轉彎時,前、后車輪的運動軌跡不重合,車身越長,“內輪差”的范圍也會跟著擴大。就像水泥罐車這種大型工程車的車身都比較長,尤其是車頭轉過去后,還有很長的車身沒有轉過來。大多數人在遇到轉彎的大型車輛時,往往緊貼轉彎車輛,以為車頭能通過就安全了。其實,轉彎的車子即使前車身通過,由于輪差面積的存在,后車身照樣可能將其卷入車輪之下。
除了“內輪差”,視覺盲區也是造成類似事故的另一因素,大型車輛車身較高,在轉彎過程中駕駛員視野受限,形成視覺死角,如果行人進入了駕駛員的視覺盲區,就很容易發生危險。
陳警官提醒,為了避免類似慘劇,騎車或行人一定要遠離車身較長的車輛;機動車駕駛員應當在轉彎時密切留意相鄰車道的路況,非機動車駕駛人也要注意在綠燈放行時,不要搶先超過正在轉彎的機動車。更不要在紅燈時,將車輛超越斑馬線停靠;為確保安全,在過馬路時,應確保與通行貨車、汽車前輪之間的距離不小于1.5米,使自身處在安全范圍。
?
?
相關鏈接:
海口女環衛工清掃馬路時被吊車撞后碾壓 當場身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