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門票預約制,5A景區應先行
■ 社論
黃金周期間消費勢能急遽釋放、門票經濟依賴等因素的影響,很多景區撐死都不“限客”。在此情境下,5A級景區顯然應充當先行者,尤其是那些文物保護類、生態類及管理難的著名景區。
每到“十一”的節點,不少景區就得被迫開啟“擁堵模式”。但據報道,今年黃金周首日多個景區遇冷:如首日九寨溝進溝人次8000多人,為歷年最低;黃山游客與去年同比下降超過三成。
不少著名景區遭遇“強冷空氣”,原因除了公款旅游減少之外,有旅行社坦言,游客“擠怕了”,所以不敢再湊熱鬧。這跟人流爆棚,無疑是兩個極端:如果說,景區擁堵降低了游客的旅游質量,也讓景區難堪重荷的話,那游客銳減,景區為應對客流投入的大量資源,就會出現浪費。
基于此,采取門票預約的方式,以平衡客流也在流量控制中避免擁堵,當盡早提上日程。前不久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就專門提到“抓緊建立景區門票預約制度,控制游客最大承載量”。
實行門票預約制作用可期,但也應看到,受黃金周期間消費勢能急遽釋放、門票經濟依賴等因素的影響,很多景區撐死都不“限客”。揆諸當下,門票預約制推廣面也很有限。在此情境下,5A級景區顯然應充當先行者,尤其是那些文物保護類、生態類及管理難的著名景區,更應將其早日付諸落實。
畢竟,“十一”期間游客爆棚的景象,基本上只發生在5A級景區。多個景區國慶首日遇冷,不過是為以往“瘋堵”埋單而已。國家旅游局發布的《2011年全國A級旅游景區發展報告》顯示,2011年全國景區接待游客規模前50位的,基本上都是4A、5A級景區,平均接待規模達752.52萬人次,最低也達423.82萬人次。占比約1%的5A級景區,承擔了全國旅游景點一半的客流量。
而要落實門票預約制,自然有不少基礎工作要做:要限量接待,就必須在對景區進行環境承受能力測定的基礎上,對合理容量科學估算;還要建立配套的預約信息系統,建立類似酒店的預付價格機制,能接受電話專線、網上在線的預約,像山東省近日就推出覆蓋省內120家景區的旅游電子票務系統,將原來旅行社散亂的驗票方法納入統一系統,游客可通過系統接入的各個銷售渠道預訂門票。此外,還要建立常態化的信息發布制度,及時發布景區的管理制度、承載量與實時流量情況、出行預警及其相關服務內容等。
當然,眼下公眾“說走就走”和“排隊購票”的旅游習慣,一時仍難完全改變,所以對于景區管理者,還須通過媒體、網絡等媒介進行預約相關宣傳,并設置切換的過渡期。在這方面,莫高窟的經驗可資借鑒:它自8月1日起,實施網上預約售票,在1個月的過渡期內,每天留取少量零售票;9月起,景區售票處將關閉,全面實行預約制。
以門票預約應對擁堵、保證客流平衡,是景區治堵也是“御寒”的可取方式,在這方面,5A級景區應充當排頭兵。
?
相關鏈接:
黃金周景區門票漲聲一片 “禁漲令”實行7年難阻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