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貿易逆差年內將破千億美元
國內游亂象頻仍境外游持續升溫
新《旅游法》落實尚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綜合國家旅游局連續發布的“2014年‘十一’旅游市場信息”顯示,節日期間國內旅游市場呈現穩步增長態勢。但在持續增長的背后,景區“暴利”門票、低價團、黑導游等一系列亂象依然倍受消費者詬病。受多重因素影響,10月1日至5日納入監測的全國景區門票收入呈現連續5日同比下降態勢。
業內人士指出,從某種程度上看,現階段居民出境游意愿高于境內游與國內種種旅游亂象不無關聯。出入境旅游市場持續“失衡”,跨境旅游消費逆差不斷擴大,也給全行業進一步治理旅游亂象敲響了警鐘,政策“最后一公里”的落實仍待加強。
境內 “暴利”門票再遭質疑
今年“十一”黃金周恰逢新《旅游法》實施一周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攜程獲得的“十一”訂單數據顯示,雖然出游人數大幅增加,跟團游價格較去年“十一”卻穩中有降。
“新《旅游法》打破了原來‘旅行社+導游+購物店’的旅游購物生意鏈,對跟團游影響最大。在《旅游法》實施初期,特別是2013年國慶黃金周,旅行社成本和報價都大幅上漲,經過一年的調整和適應,今年團隊游價格逐漸回歸到正常水平。消費者對團隊游的期望值也回歸正常。”一位旅游業內人士分析稱。
除了在出行方式上的變化,景區門票的網絡預訂也在眾多在線旅游企業的大力“促銷”中漸熱。國慶期間旅游市場的價格戰愈演愈烈,“1元門票”風生水起。繼同程網宣布再墊資50億元派發“1元門票”后,攜程也卷入了價格戰。
不過,有細心的消費者發現,上述在線旅游企業的活動中,熱衷于參加這種活動都是門票價格低或者不以門票收入為主的景區,確實鮮有知名景區的身影。還有消費者反映,在使用過程中,常常會被告知活動逾期、不可變更甚至現場加價。
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暴利”票價仍然飽受消費者詬病。中國社科院統計顯示,內地5A級景區平均票價為109元,7.19%的景區門票價格在200元以上,5A級景區票價已進入“百元時代”。
“本來是只想爬司馬臺長城的,結果到了地方聽當地人介紹說,現在每天只有少量僅游覽長城的門票,而且必須網絡預約。一般來說,只能通過購買古北水鎮110元的套票才能游玩?!币晃还澣掌陂g自駕去北京郊區的宋先生抱怨道,“從游覽地圖上看,必須穿過中青旅和烏鎮旅游等公司開發的這個古北水鎮才能最后去游覽長城?!?/p>
統計顯示,近十年來,A股市場的7家景點類上市公司中,峨眉山A、黃山旅游、麗江旅游均調價兩次,調價后,幾家主要的景點類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率都有所增長,部分景點類公司的毛利率超過60%,甚至高于房地產等其他暴利行業。
業內人士指出,景區門票逢節必漲的根源在于患上“門票依賴癥”,目前國內景區發展產業比較單一,對門票的依賴性過高。建議制定合理透明的景區定價聽證機制,“倒逼”門票經濟向綜合經濟轉型升級,實現景區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應該對景區門票實行分類分級管理,對那些利用公共資源,包括公共自然資源、歷史文化資源以及紅色旅游資源發展起來的景區,要嚴格控制價格上漲。對迪士尼等市場化運營的景區,定價權應留給市場,政府只對其價格進行監管。在景區分類分級管理還未完善的情況下,應對景區門票的收支情況進行公示,才能真正讓游客信服。
境外跨境旅游消費快速增長
相較于頻遭“吐槽”的國內游,“十一”期間的出境游市場則更受追捧,跨境消費快速增長。
來自攜程的統計顯示,受到國家發展旅游政策、出境便利免簽增多、航班增加等多重利好消息影響,今年國內游客走出國境度“黃金周”的意愿非常強烈,出游人數占到“十一”總出行人數一半。
如火如荼的出境游帶來的持續攀升的跨境消費金額,也令國內旅游消費市場“艷羨”。據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國慶節黃金周旅游接待人數、旅游收入有望創下4.8億人次、2700億元人民幣歷史新高,出境游增幅將大幅領跑入境游增長。來自中國銀聯信息中心數據顯示,遍布全球200多個國家的境外刷卡消費中,吃住類消費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達到52.2%,游玩類同比增幅達到56.6%,購物類同比增幅達30.4%。
值得注意的是,出境游目的地消費結構在今年假期也出現了一些變化,游玩類、吃住類交易量增速明顯高于購物類?!耙环矫鎴F隊游向個人游轉變,另一方面國人出境游更加注重旅游體驗和旅游品質?!便y聯數據分析師陳漢說。
據世界旅游組織數據,2013年我國以近1億人次出境旅游,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場。同時我國也以境外旅游消費1020億美元,超過美國和德國成為世界第一。10年前,我國在全球出境游消費市場的份額為1%,這一數字2023年將增長至20%。未來10年,我國出境旅游人次將再翻一番。數據顯示,去年全年我國居民出境旅游人均花費1368美元,相當于我國入境旅游者人均消費的3倍左右。剛剛發布的《中國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費市場調查報告》也顯示,目前我國游客境外用于購物支出比例約占57.8%。
相比于境外消費的快速增長,據國家旅游局統計,我國旅游購物占旅游總收入不到30%,旅游購物不振仍是制約中國旅游業發展的一個軟肋,而我國旅游貿易逆差年內將突破1000億美元。
整治政策“最后一公里”有待打通
自去年10月1日《旅游法》正式施行至今已整一周年,盡管國內旅游市場在國家旅游局等監管部門密集整治下有所好轉,但是巨大市場和暴利驅動下,部分地區諸如低價團、黑導游、過度購物等一系列亂象仍時有發生,旅客投訴抱怨不斷。
一項公開數據統計顯示,從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發生的168起旅游糾紛,強制游客消費、未經旅客同意帶入購物點比例最大,共有60起,占比達35.7%。在統計的168起投訴中,發生在云南、海南、四川、香港等旅游大省、旅游熱點城市的投訴居多。云南省為24起,占比為14.3%;海南、四川投訴均為11起,占比為6.5%。
就在“十一”前夕,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做好2014年國慶期間旅游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嚴厲打擊哄抬價格、以次充好、強迫或變相強迫消費、不履行合同約定義務等違法違規行為”。
“十一”期間,各地頻頻曝光“黑導游”事件。公開報道顯示,北京“黑導游”不僅上車重復收費、途中引導購物,還虛假宣傳旅游地,將游客帶到居庸關謊稱八達嶺;在山東,游客小張沒有進自費景點被黑導游“甩客”,但由于出行前未簽訂合同陷入維權困境;上海的徐先生也有類似遭遇,他在深圳某旅行社以1000元報名參加的一個港珠澳旅游團,也“被要求購物”,他同樣因為未與旅行社簽訂旅游合同而陷入維權困境;安徽省九華山風景區,也有三三兩兩的本地小巴車??吭谟慰图⒅行母浇?,當看見有外地牌照車駛入,便有人湊近詢問是否需要住宿及超低價導游,但這些人很少持有導游證,多是景區發放的“講解證”,有的甚至沒有任何證件,他們往往只帶游客進指定購物店買東西以謀取回扣,比如一盒十元的香賣六七十元。根據《旅游法》第五十七條,旅行社組織和安排旅游活動,應當與旅游者訂立合同。
業內專家認為,各地應結合實際,出臺包含監管機制、處罰方法、旅游行業信用機制等在內的詳細實施細則,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戴斌則強調,對于旅游行業的綜合整治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當前一定要把軟環境的建設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來,現在的旅游業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單一的景區景點,旅行社、酒店等單一要素的競爭,是對旅游目的地整體環境的競爭。
相關鏈接:
海南人游海南成亮點 國慶長假景區門票收入下降3成
安徽一文博園董事長失聯 疑因景區建設4億元缺口
大雁塔景區發生游客照相被勒索后再出打人事件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