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中央原美楠小學旁,上兩任村長簽約招租引進了一個面粉加工廠。以前,工廠機器‘吃’的是面粉,出的是面條;如今,機器‘吃’進去的是廢棄塑料,出來的是塑料粉末,飄出來的還有漫天的粉塵和刺激性氣味,殃及全村的村民。”海口市長流鎮美楠村村民反映,村子里的一家塑料加工廠環評不過關,村民們已多次投訴,該塑料廠仍在繼續經營。
村民的苦惱
難忍臭味和粉塵
村民被迫搬出村子
海口市秀英區長流鎮美楠村,近兩個多月來發生了種種“奇怪”現象:村民們每天一大早便關閉門窗,直到深夜才敢偶爾打開門窗透氣;家里的桌椅總被一層白灰覆蓋,經常擦洗卻總感覺擦不干凈;村子里空氣中散發著一股惡臭,聞久了讓人頭暈甚至感覺窒息,有村民擔心這氣味影響孩子發育,遂將孩子送到村外的親戚家居住,不少村民甚至無奈搬出村子。
村民們說,這一切源于兩三個月前村里新開工的一家塑料加工廠。
9月28日下午,記者從椰海大道與長濱路交叉路口通往美楠村的村道上往里走約2公里,道路左側有一排平房工廠,從大門縫隙可以看到,工廠內堆滿了沾滿垃圾的廢棄塑料管。記者站在工廠門口便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這家工廠每天一大早便轟隆轟隆加工廢棄塑料垃圾,不僅產生刺激性氣體,還冒出含有塑料成分的毒粉末,攪亂了整個村子的正常生活。”村民陳先生說。
經塑料加工廠門前的道路往村內走,距離工廠僅百余米就有大片的居民區,家家戶戶大白天卻門窗緊閉。空氣中的刺激性味道依然不減,捂著口鼻憋得人難受。
“村里空氣難聞,很多人被迫到村外躲避,白天一大早出門,只能等晚上塑料廠停工后再回來。”村民陳育群等幾位村民介紹,全村目前共800人左右,常住人口約有400人。自從這家塑料加工廠開始生產后,許多村民們擔心吸入有毒氣體生怪病,不敢在村里呆,一大早就跑到村外。
“家里剛剛擦完一遍,不到一會功夫,又覆蓋了厚厚一層灰。”今年60歲的村民李連欣拉著記者到自己家里一看究竟,“你看這里,床板上、門窗上都是一層白灰。”李連欣說,從兩個月前,這個加工廠開始生產,家里已經沒法住人。家里有幾個孩子,現在都不敢回家住,一個多月前就搬出去了,只剩他自己守在家里。
走訪塑料廠
工人戴防毒面具作業
擔心干久了身體生怪病
在幾位村民的帶領下,記者走進塑料加工廠。
工廠車間內外噪音都很大,空氣中飄滿了白色粉塵,工廠的地面被一層厚厚的白色和綠色粉末覆蓋。
車間外的工廠大院里,一名女子正在整理廢棄塑料管。各車間約有四五名工人。其中一個車間,一男一女兩名工人頭戴防毒面具,操縱著三臺機器,對廢棄塑料進行加工。第一臺機器將大塊的廢棄塑料打碎,第二、第三臺機器繼續將打碎的塑料進一步碾碎,直到變成塑料粉末,然后打包,存放到車間。記者看到一個車間里堆放著數千包已加工好的塑料粉末。在這個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粉塵和強烈的刺激性氣味。
見記者與幾名村民現場拍照,工廠內一名50歲左右的中年女子警覺起來,進行阻攔并要求記者等人離開。
“為什么他們戴防毒面具,你不戴?你們在這里工作不擔心生病嗎?”見該女子未戴防毒面具,記者詢問道。
“你別看他們(車間內工人)都戴著面具,其實,他們照樣能聞得到味道,戴面具主要是為了防塵。”該名自稱姓“陳”的女工作人員稱,她主要負責生產車間外的工作,但也經常進出車間搬運東西,刺激性味道肯定有,感覺戴著有時候還不如不戴,所以干脆不戴面具。
“你們工廠有合法的經營資格證嗎?工廠負責人是誰?”
“工廠有經營資格證,但在老板手上,我不清楚……”陳某稱,“老板病了,半個月前離開后,再沒出現過。”
“聽說環保部門已經來查過,要求你們停止生產,為何繼續生產?”記者再次詢問。
陳某稱,環保部門9月初確實來查過,說是環評不過關,要罰款,但工人并未接到老板下達停止生產的通知。
“這個味道確實難聞,聞久了也會頭疼,但找工作也不容易,沒辦法,只能繼續干,不知道聞久了身體會不會有問題。”采訪中,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人說,工廠里的工人都很擔憂:一方面,工廠環保不合格,他們擔心工廠被查,丟了工作;另一方面,工人都沒簽合同,也不清楚工作的環境到底有沒有毒,擔心在空氣充滿粉塵、有刺激性氣體的環境下,干久了身體生怪病。
兩部門回應
工商:不歸我們管
環保:只能繼續上報
由于塑料廠對村里造成了嚴重的污染,近兩個月來,美楠村村民已開始上訪、投訴。
記者從長流鎮工商所和海口市環保局查證,該公司有工商營業執照,但一直未向環保部門申報環評資格證。
9月初,海口市環保局工作人員到現場查處,然而,這家塑料廠卻仍在繼續生產。“環評不過關,為何能夠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環保部門查處后,該工廠為何照樣經營沒人管?”……村民們紛紛質疑相關部門查處力度不足。
9月29日,記者聯系到長流鎮工商所。
“我們只負責登記頒發營業執照,查處由環保負責。”長流鎮工商所一工作人員答復,“美楠村確實有一家塑料加工廠,名叫‘海南紫光’,近期也確實接到對該公司的投訴。”
“工商部門只負責登記和頒發營業執照,根據最新的工商部門法規,只要提供本人相片、身份證、經營場地合同,就可登記并頒發營業執照,不需要先出具環評資格證。”對于村民的質疑,該工作人員稱,如果企業涉及到污染問題,由環保部門負責。
該工作人員認為,該塑料加工廠涉及環保不合格的問題,“不歸我們管”。
“根據我們9月初的查處情況,該塑料加工廠內吸塵設備簡陋,環評不合格,且該工廠未申報環評,我們此前已經下達處罰、要求停業整改的通知,但該公司拒絕執行,由于我們沒有執法權,目前只能繼續上報。”針對相關情況,海口市環保局負責信訪、投訴的葉科長答復道。
“若該公司拒不執行,我們將考慮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從申報到執行,還需要一個過程。”海口市環保局一名負責環境污染投訴的相關負責人認為,環保部門還沒有下發環評資格證,工商卻頒發了營業執照,工商部門也有監管義務。
“環保部門申請強制執行遙遙無期,國慶節期間,塑料加工廠仍然不間斷生產,難道村民們要一直在被污染的環境中煎熬?”10月7日下午,美楠村村民李連欣等人對有關部門的做法提出質疑。
?
?
相關鏈接:
海口一黑磚廠粉塵污染養殖場 多次被罰仍營業遭起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