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做敲鐘人?
紐約時間9月19日7:00,美國紐約,晨風中已經帶著不小的涼意,但來自全球的媒體記者仍幾乎占滿了紐交所門前的整條街,而紐交所大樓上也懸掛起了巨大的阿里巴巴橙色條幅,一切都預示著這會是一個“Big Day”(大日子)。終于,馬云帶領著阿里巴巴團隊出現在了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門口,他們向人群揮手致意、彼此合影,面對祝賀,口中不停地說著:Thank you。
北京時間9月19日20:00,中國杭州,江南的細雨已經飄了整整一天,阿里巴巴的員工們在位于杭州西溪的阿里園區內也搭建了一個“紐交所”和一個巨大的舞臺,一個盛大的Party正在進行,炫目的燈光、肆意的歌聲和狂歡的尖叫交錯在舞動的人群中,一群群身著景泰藍淘公仔T恤的年輕人在細雨中興奮地等待著。
阿里巴巴的上市可謂一場轟動全球的“超級大秀”,而這場大秀最高潮的時刻便是“敲鐘”儀式。在國人的理解中,“到美國去敲鐘”被認為是“走上人生巔峰”的輝煌時刻,是多少人的人生夢想。但是,非常令人意外的是馬云和阿里巴巴任何一個合伙人都沒有出現在臺上,而是安排了8位來自于“阿里巴巴生態系統”的普通客戶來敲響紐交所的開市鐘。這8位阿里巴巴生態系統代表覆蓋了阿里巴巴的整條產業鏈:賣家、買家、客服、快遞、模特、農民網商、國外網商、服務商。
當被追問沒有敲鐘是否會有遺憾時,馬云表示完全沒有:“我們努力15年的目的是讓他們站在臺上;我們努力15年的目的,是希望他們成功。因為我們相信,只有他們成功了,我們才有可能成功。”
“我們不是靠某幾項技術創新,或者幾個神奇創始人造就的公司,而是一個由成千上萬參與者們共同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熱情建立起來的一個生態系統。”而且可以感受到在馬云的計劃中,這個生態圈并不僅僅在于電商領域,或者以互聯網為邊界,而是要擴展到整個商業生態,甚至要從中國到世界。
“首富”與“阿甘”
在8位生態系統伙伴正式敲響開市鐘之后,阿里巴巴股票的第一筆交易卻在長長的143分鐘后才公布,這是紐交所近10年來耗時最長的一次競價,超過了此前Twitter的79分鐘,而同為科技公司的LinkedIn在2011年開盤時只花了15分鐘。
“根據紐交所的交易機制,IPO的規模越大,人們對該股票的興趣越濃厚,第一筆交易發生的時間可能就會越晚。”紐交所中國代表馮玉慧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上市當天,有興趣的買方的詢價、訂單會不斷進來。在開盤之前的一小段時間里,做市商會根據手上拿到的詢價,開出一個大致的價格區間。在這個價格區間下會看有多少買方興趣,有多少賣方興趣,等到在某一個價格區間基本達到了一個平衡點,做市商才會給出一個開盤價。”
最終阿里巴巴以92.7美金開盤交易,股票交易代碼為“BABA”,截至9月19日收盤,阿里巴巴股價較68美元的發行價暴漲25.89美元報93.89美元,漲幅達38.07%,市值達2314.39億美元,超越Facebook,成為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
9月22日,阿里巴巴宣布啟動了“綠鞋機制”,即IPO的承銷商已經行使了最高15%的超額配售權,此舉使得阿里巴巴本次上市的融資額達到約250.3億美元,超過2010年中國農業銀行的221億美元融資,成為全球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IPO。
雖然之前有很多中國國有公司在市值上并不遜色于阿里巴巴,但是顯然華爾街的主流輿論并沒有接納和尊重這些公司,他們會習慣性地認為這是一個國家意志的產物,并非來自于他們崇尚的自由經濟。而阿里巴巴的發展軌跡,卻非常符合西方商業世界的認可邏輯,甚至包括那些被認為做錯的部分,也充滿了西方式的狡黠——用規則打敗規則。華爾街投資者們也更愿意讓手里的鈔票流向那些基于市場經濟的故事,認可商業創新,從而分享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
根據阿里巴巴目前的市值計算,馬云的身家超過了200億美元,成為了新的中國內地首富。當被問起當首富的感覺,馬云卻表示:“一點感覺都沒有。”
“我從沒想過當中國內地首富,也沒想過當浙江杭州首富,我連我的小區首富都不想做,這個沒有任何意義,錢是資源,是用來做事情的,一個人花不了多少錢,我說過我最快樂的日子是一個月拿90塊人民幣的時候。”他說。
“來紐約之前,我又看了一遍《阿甘正傳》。我想提醒自己,無論發生什么變化,我還是我,還是15年前那個每月掙20美元的人。”馬云接受美國財經媒體CNBC采訪時說,馬云在很多個場合都表達過他心中的英雄是阿甘,簡單、執著、不忘初心,擁有財富,又不曾被財富所改變。
馬云是中國第一批甚至是第一個篤信互聯網會改變世界的人,從1994年底開始,他就開始在互聯網領域創業,那時他逢人便說:人們將來會通過互聯網買東西、賣東西、做生意;阿里巴巴未來的對手不在中國,而是在美國硅谷;未來阿里巴巴會超過沃爾瑪;未來阿里巴巴會成為中國人打造的世界性公司……這在當時無異于癡人說夢一般,但是這些“笑話”竟然真的變成了“神話”,那些被視為忽悠的牛皮竟然真的成為了眼前的現實。
“說實話,我們沒想到會走到今天,也沒準備走到今天,可能也不應該是我們走到今天。客觀講,這次上市是阿里的第一個里程碑。接下來,會有現在還看不到的挑戰、麻煩,當然也有看不到的光鮮,未來我們還有幾個里程碑。”馬云說。
或許當年馬云也并不相信自己的豪言壯語,只是為了鼓舞士氣罷了,但那個“萬一”真的發生了。盡管任何一個傳奇都難免因為絢爛的結局而被渲染和包裝,但是這又如何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