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護人員給居民們義診。
海口網10月11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韋瑋攝影報道)在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來臨之際,海口忠介社區衛生服務站組織醫生和護士走進社區開展各種小型多樣的義診宣傳活動,走街串巷為社區病患送健康、送服務、送溫暖,得到了海口市衛生局的大力支持,深受社區群眾的稱贊,彰顯了社區衛生服務站“公益為民”的好形象。
待病人如家人 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鹽是人們每天不可或缺的,但攝入過量,就會給您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比如引發和加重高血壓、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加重腎小球的負擔而使腎功能損害率增高,還會使您的免疫力下降,引發胃炎或胃癌。”在瓊山區府城三角公園內,全科醫生蘇婉嬌對前來參加義診的楊大爺說到,并叮囑他“每天的鹽攝入量不能超過5克,健康生活從限鹽做起。”
面對所有前來咨詢的居民,蘇婉嬌都會給出自己比較專業的建議,“您沒事兒的時候,進行適量的快走,甩甩胳膊,這樣不僅可以舒活筋骨,對你的血壓也有好處。”“平常多帶孩子出來走走,天氣不錯,曬曬太陽,對孩子有好處,別老悶在家里,孩子身體還是挺棒的。”“食物纖維能增強腸蠕動,加速糞便的排出,防止便秘;還能降低動脈硬化、冠心病的發生率,對防治糖尿病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您要吃豆類、胡蘿卜、柑橘、燕麥等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食物。”
蘇婉嬌來到忠介社區衛生服務站已經兩年多了,她說,這里鍛煉和成就了自己。“一些來我們這里就診的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等患者,我一年至少要上門問診四次,問診的過程中還通過嘮家常的方式為他們進行心理疏通,所以很多病人和病人的家屬都很喜歡我,把我當親人一樣看待。”說起這些,蘇婉嬌心里美美的。在她看來,醫生和病人之間能達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就能減少不必要的誤解,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蘇婉嬌還告訴海口網記者,她來自定安縣的一個小農村,那里是有名的革命根據地,小時候她經常看到村里人看病難,所以便立志要當一名醫生,為更多的人“祛病除痛”。她還笑稱自己是“有私心”的人,“我現在一邊從醫一邊在努力學習,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回到自己的家鄉開一個診所,救死扶傷,讓家鄉百姓能在‘健康的道路’上快樂的行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