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部門、寫舉報信,全村聯名上訪……最近一年,樂東黎族自治縣利國鎮新聯村的村民都在重復這樣的事情。新聯村的村民認為,外來老板擅自在村里承包基本農田、毀林填池搞海水養蝦,10多年來蝦塘排放的污水導致該村及附近村莊的近千畝農田鹽堿化。
10月13日,利國鎮政府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村民反映的雞臘地塊約數百畝農田(未統計)鹽堿化的主因是海水倒灌所致。對于蝦塘隨意排污的情況,14日鎮政府分管國土的負責人已到現場查看,但并未提出具體的處理措施。
村民:海水養殖“毀了”農田
13日,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位于利國鎮新聯村的雞臘洋田處,村民黃先生介紹說:“村里的大部分水田都分布在這,還有附近新民村、球港村等農田也聚在這里。”可遠遠望過去,已經完全看不出農田的“容貌”,一眼望去是一潭無邊際的“水塘”,這里距離海邊約300米,中間是茂密的海防林。
記者蹲下身觀察農田里的積水,水色呈褐色。村民王先生拿著那本紅色的分田到戶土地證滿心焦慮,上面標注,王先生家分田5.8畝,其中雞臘地塊0.7畝,其性質為“基本農田水田”。他告訴記者:“這是蝦塘排出來的污水,所以顏色發暗,這片農田因為鹽堿化已經荒廢了10多年,看不出是農田了,可惜啊。”
“這片農田應該有近千畝,新聯村有380多畝,祖祖輩輩都在這里種田,1998年國家推行分田到戶政策,我們家按人口共分了3.9畝多田地,雞臘洋田就有3畝,但這幾年土壤逐漸鹽堿化,早就荒廢了。”村民邢先生同樣揪心,因為沒有農田種植,全家人只能靠打零工、養雞養鴨維持生計。
大部分村民認為,農田鹽堿化的“主謀”是分布在農田上游的兩家蝦塘。據村民邢先生反映,2001年,外地老板到村里承包農田做蝦塘,剛開始因為村民集體反對,蝦塘項目被“擱淺”了一陣,可沒多久,高位池蝦塘還是搞起來了,還是在農田的“上游”(地勢較高處),蝦塘是引入海水養殖,排出的污水卻全部流入下游的農田,2003年以后,這片農田開始鹽堿化,慢慢地就種不成水稻了,后來蝦塘越搞越多、污水越排越多,上千畝的農田也全部荒廢了。
記者走訪:蝦塘污水未經處理直排下游
走訪過程中,記者注意到,雞臘洋田確實分布了兩處蝦塘,大大小小有30多個高位池蝦塘,地勢比農田高很多。村民王先生說:“這些蝦塘是兩個外地老板搞的,蝦塘原本都是基本農田,被填高后,鋪上水泥就變成了蝦塘,村民意見很大,因為蝦塘的污水隨意排放。”
沿著蝦塘查看,記者觀察到,每個蝦塘的周圍都設有一個污水排放口,或是地下管道或是水管,現場可目睹到蝦塘的污水在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情況下直接外排,排污的方向就是村民口中的那片被荒廢的農田,廢水上面還浮著一層發黑的氣泡。
有些高位池還處于新建狀態,并未投入使用,藍色的管道正在引入干凈的海水。站在一旁的村民看到直搖頭,邢先生說:“這是海水養殖,可是廢水怎么可以直接外排了,完全是往農田里撒鹽啊,土壤能不鹽堿化?”
還有一處蝦塘位于海防林的中間,村民反映,“這是毀掉海防林后,開挖的蝦塘”。根據相關規定,使用沿海防護林,必須先經當地發改部門立項,林業部門根據立項書,向上申報,由省級林業部門批準發放《使用林地許可證》。
隨后,記者來到蝦塘養殖處試圖了解情況,但僅有幾名工人在喂養蝦塘。其中一工人告訴記者:“老板很少來,今天也不在,我不知道情況。”
村民反映,他們此前也跟蝦塘老板溝通過,但是“溝通不了”,他們也向村委會、鎮政府、國土部門反映過,都沒有回復。
鎮政府:海水倒灌是鹽堿化主因 屬于歷史遺留問題
關于村民反映的土壤鹽堿化一事,13日記者來到利國鎮政府了解情況。該鎮辦公室一工作人員稱:“之前沒有村民來反映過,完全不知道情況。”此時,站在一旁的另一工作人員接過話柄說:“雞臘洋田應該沒有上千畝農田,大約是五六百畝吧,具體的情況他們都不清楚,屬于歷史遺留問題了。”
但據該鎮負責農業方面的孫姓負責人介紹,雞臘洋田荒廢10多年了,土壤鹽堿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海水倒灌引起的,另外離海很近,久而久之土壤也會逐漸鹽堿化,此前佛羅鎮新山村舉村搬遷,就是因為離海近土壤鹽堿化,所以經初步判斷,雞臘洋田土壤鹽堿化也是這個原因。
對于“海水倒灌”的說法,新聯村的村民并不贊同,村民邢先生反映,他在新聯村住了幾十年,從來沒發生過海水倒灌的事情。
記者反映蝦塘污水隨意排放是否合理?孫姓該負責人表示,污水隨意排放是不合理的,他們會安排人下去調查,然后再給回復。截止發稿前,記者再次致電村民了解到,14日上午鎮政府分管國土的領導和村委會確實到雞臘洋田查看過,但是關于污水亂排的情況,并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提出處理舉措。
隨后,記者致電分管農業的孫姓負責人,對方稱“領導很重視這件事,今天安排分管國土的領導下去查看了,但具體情況我這邊不清楚,處理舉措需商量后決定”。
雞臘洋田鹽堿化究竟是蝦塘污水引起,還是海水倒灌所致?蝦塘污水又該如何排放?記者將持續關注。
?
相關鏈接:
海口培龍市場周邊污水橫流 市民盼規范管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