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14日電人民日報政文部微信公共賬號14日刊發文章《四中全會前瞻:依法治國升級至2.0版》。文章指出,四中全會專題研究“依法治國”,是黨心民心所向、現代化目標的要求。
這幾日,即將于20日召開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引得舉世矚目。首次以研究“依法治國”為主題的中共中央全會有何深意?依憲執政,反腐新常態,司法改革……國內外媒體從不同角度給出自己的猜測和解讀。
盤點歷史,從1994年至今,20年間的4次四中全會,有3次是研究“黨的建設”,1次是研究當時迫切需要解決的“國有企業改革”問題。會議主題不是“新的偉大工程”,便是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看,將法治作為中央全會的主題,體現出中共對執政規律與執政黨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與躍升。有媒體指出,本屆四中全會研究“依法治國”,既關乎共產黨自身建設也關乎國家發展命運。?
為什么選擇在四中全會上研究“依法治國”?
新加坡《聯合早報》8月31日發表評論說:“這是中共首次在中央全會上針對法治建設進行專題討論,中國人乃至國際社會都在期待‘依法治國’‘依法治黨’措施。”此話不假,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黨能不能依法執政、從嚴治黨,直接決定了依法治國能否實現。
從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到今天已17年。17年間,中國在法治國家建設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但人們并不滿足于此。
因為法律體系本身還存在漏洞和不協調之處,更重要的是,辛苦制定出來的法律,有的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一些經濟社會痼疾如腐敗之風、環境污染、有毒食品、豆腐渣工程、犯罪高發……哪一個不是鉆了法律的空子或者執法不嚴造成的?
中國如今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富起來的中國人,對社會公平、正義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越來越強烈。而要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需要對現有的利益結構進行調整,勢必損害既得利益群體。如何調整才能讓各方都能接受呢?法治本身所強調的民主、平等、參與精神,顯然是個好辦法。
去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和遠景,其中包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正哥哥以為,法治體系是最重要的國家治理體系,法治能力是最重要的國家治理能力。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依法治國需要升級到2.0版。
一句話:四中全會專題研究“依法治國”,是黨心民心所向、現代化目標的要求。
四中全會對“依法治國”將作出哪些部署?
正哥哥這兩天看一些分析文章,感到有些不安,有的人對四中全會寄予極高期望,仿佛會議一開,法治中國便一夜建成了,甚至于當今中國的所有問題都能一攬子解決了。這即使是寄托了良好愿望,也是不切實際的捧殺。?
應當厘清的是,四中全會無疑將對依法治國作出新論斷、進行新部署,但它大體上還是對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關于依法治國精神的落實、措施的具體化,不可能超越發展階段。
立法方面,至少有3個重點:1、繼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或推進重點領域立法,如學界關心的民商事立法。2、改變過去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靠“政策引領”的做法,突出立法引領推動改革的作用。3、進一步完善監督審查制度和機制。包括健全憲法實施監督機制和程序,完善規范性文件、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健全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
執法方面,至少有3項舉措。1、執法權將相對集中,執法層級將減少,以改變過去“九龍治水”的局面。2、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發揮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對行政執法的監督作用。3、執法所需經費將由財政保障,杜絕靠罰款養活執法人員的現象。
此外,還將實現一大轉變。通過簡政放權,讓政府少管一些,可以從根本上改變野蠻執法、違法執法、選擇性執法。
司法方面,十八屆三中全會和此后召開的中央深改小組二次、三次會議對司法改革作了許多部署。四中全會將細化這些部署。比如,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如何統一管理?要不要設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行政法院?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后,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職業如何保障?其他人員隊伍如何建設、激勵?審判權運行改革如何推進?等等問題亟需作出回答。
于此同時,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如何依憲執政、依法執政、從嚴治黨將是四中全會研究的重點。比如對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發揮著約束、指引功能的黨內法規體系如何完善?怎樣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在近兩年強力反腐,基本實現“不敢腐”的情況下,如何盡快通過制度建設實現“不能腐”?等等問題都將在四中全會上作出安排。?
今年7月29日中央決定對周永康立案審查后,審查結果如何,是否開除黨籍、移送司法?等等問題有望在四中全會上作出安排。此外,對被調查的中央委員(國資委原主任蔣潔敏、公安部原副部長李東生),中央候補委員(廣州原市委書記萬慶良、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李春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原副總經理王永春)的處理決定也將在四中全會上追認。
從習大大務實的作風來推測,一些雖然細小但是公眾關心的問題,也有望體現在四中全會《決定》中,比如提出法治體系、法律職業共同體、國家司法考試制度改革等。
可以關注會議的哪些時間點?
按照慣例,全會前,中央政治局將召開會議,討論提請全會審議的文件。這次政治局會議已于9月30日召開了,會議透露一些全會的重要內容,比如,將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召開期間,幾乎不會有任何消息放出。閉幕當天,也就是10月23日,全會將發表公報,向全世界介紹全會召開的大體情況。會后再過幾天,此次全會通過的《決定》將全文發布。
來個總結陳辭:依法治國是一種國家治理方式,是政治體制的范疇,推進依法治國,就是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從這個角度看,一向敢碰硬、敢啃硬骨頭、敢出新招實招的習大大,這次又把目標指向了政治體制改革,并且找到了很好的切入點。實在值得人們期待。那就讓我們屏氣凝神、共同見證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