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5日報道,隨著美國引領的一波原油生產大潮遭遇疲軟的全球需求,石油價格14日出現了近兩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這威脅到了某些國家的穩定,同時也為其他國家的經濟提供了一條救生索。
文章稱,紐約商品交易所美國原油價格14日下跌4.5%,至每桶81.84美元,6月初以來累計下跌了20%。這是2012年6月份以來最低的收盤水平,而且一些分析師預計,油價還將進一步下跌至多10美元。
推動油價14日下跌的因素,也正是這四個月來油價大幅下挫背后的原因。全球需求停滯,而且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簡稱IEA)14日還把它對全年石油需求增速的預期下調至5年來的最低水平。
然而石油產量依然高企。在美國,水力壓裂法向市場釋放了海量的新原油。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大宗商品研究部門全球負責人Ed Morse預計,美國產量今年將再度增長。而原油價格下跌,可能會令明年的產量增速放緩。
盡管油價跌得很兇,但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簡稱:歐佩克)一直不愿意限制產量。歐佩克控制了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石油供應。沙特阿拉伯側重于保持自己的市場份額,即便這意味著價格下調,沙特王子阿爾瓦利德?本?塔拉勒(Alwaleed bin Talal)14日寫給該國石油大臣的一封信強化了這一立場。伊朗14日也發出了該國接受更低油價的信號。
追蹤汽油價格的應用程序Gasbuddy.com的數據顯示,受上述因素影響,美國汽油平均零售價格自6月末以來已累計下跌近15%,截至14日報每加侖3.17美元。許多分析師預計,如果原油價格繼續下跌,美國許多地區的汽油價格將跌破每加侖3美元。
14日,全球原油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跌4.3%,至每桶85.04美元,創將近四年低點,為2011年9月以來布倫特原油價格創下的單日最大百分比跌幅。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美國經濟學家Brett Ryan估計,汽油價格每下跌1美分,美國人一年的能源支出就減少10億美元。他說,其效果相當于減稅,消費者可以更多地外出就餐、購買更多商品或是把錢存起來買房。
Ryan補充道,節省下來的能源開支雖然不會大幅提振GDP,但對美國企業和商品服務供應商都是有利的。Gasbuddy.com首席原油分析師Tom Kloza說,按汽油價格6月份以來的跌幅計算,一個普通美國家庭每月能節省約50美元。
還有經濟學家警告稱,油價下跌對美國經濟的整體影響可能是負面的,因為近期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是油價重挫的最大原因之一。
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圣迭戈分校的經濟學教授James Hamilton說,如果出口沒有銷路,即便消費者把省下的一點油錢用于額外支出,整體經濟仍將受到拖累。
從全球來看,油價下跌所帶來的潛在經濟和政治影響是千差萬別的。一些分析師稱,作為主要石油輸出國和歐佩克成員國的委內瑞拉可能因為油價大跌而爆發政治危機。
委內瑞拉的食品、汽車和其他商品主要依賴進口,但用于購買這些必需品的硬通貨卻越來越短缺。
相比之下,能源依賴進口的日本、韓國和臺灣經濟將獲得提振,即使目前的油價下跌行情出人意料地很快終結。
直到不久前,盡管供應不斷上升,但由于戰爭以及產油國的國內沖突導致原油市場出現動蕩,原油價格一直保持在高位。不過,研究公司HIS Inc。的副董事長葉爾金(Daniel Yergin)稱,現在雖然面臨不少地緣政治風險,但原油供應更為充足。
這種供應沖擊的源頭可以追溯到10年前的德克薩斯北部,當時美國公司首創了水平鉆探結合水力壓裂技術。其結果是從曾被認為無法開采的巖石中開采出石油和天然氣。
自2004年以來,美國石油產量增長56%,相當于在俄克拉荷馬和墨西哥灣等傳統油田正常產量外,每天新增產量310萬桶。上周,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rp。)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蒂勒森(Rex Tillerson)稱,北美進入了能源豐富的新時代。與此同時,美國2004年以來的汽油和其他燃料需求卻下降了8%。
如果油價保持在低位,歐佩克內部紛爭可能加劇,因為一些成員國希望增加產量以維持本國財源。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委內瑞拉需要油價保持在每桶120美元以上才能平衡該國的預算。安哥拉的預算是基于每桶98美元的油價。
印度政府和央行官員也樂意見油價的下跌,因為這有助于印度政府減少該國的巨額能源補貼并緩解通脹壓力。印度約75%的能源需進口。如今油價已經下跌到國營燃油站出售的每升柴油都不再虧本的地步。
在委內瑞拉,該國總統馬杜羅(Nicolas Maduro)也在忙于應對貨幣貶值以及物資匱乏的問題,該國從嬰兒尿不濕、到手紙、醫藥、汽車零部件等各種物資都供應不足。
受國內的大規模開支和其他問題影響,委內瑞拉的硬通貨儲備已捉襟見肘。
在今年早些時候油價接近100美元時,委內瑞拉人在全國發起示威,抗議該國物資匱乏的局面,很多示威領導人稱政府對經濟管理不善。
經紀行Caracas Capital Markets的合伙人Russ Dallen說,委內瑞拉的油價目前處于近年來的高位,即便如此,該國政府仍在艱難地償還債務。
總部位于加拉加斯的咨詢公司Econanalitica的主管奧利韋羅斯(Asdrubal Oliveros)說,委內瑞拉幾乎沒有其他的選擇,在歐佩克內部,委內瑞拉高調提出自己的主張,但歐佩克的事情沙特說了算。
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承認,由于油價下跌,財政預算“吃緊”。俄羅斯央行正在研究“震撼情形”(即假設油價跌至每桶60美元)下的應對方案。俄羅斯高度依賴油氣出口收入,這一部分收入占到其聯邦預算收入的一半左右。
經濟學家們稱,油價下跌可能拖累俄羅斯低迷的經濟增長,預計今年俄羅斯經濟增長率不會超過0.5%。俄羅斯企業集團AFK Sistema首席經濟學家Evgeny Nadorshin稱,如果油價維持在每桶90美元附近,年底前俄羅斯經濟可能開始萎縮。
俄羅斯政要和企業高管認為,作為國際社會對俄羅斯制裁的延伸,沙特正在推低油價,目的是打擊高度依賴石油出口的俄羅斯經濟以及普京。
前俄羅斯財長庫德林(Alexei Kudrin)上周在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發表講話時暗示,一些主要國家、石油進口國和出口國、美國與中東,可能達成了某種形式的協議:提高石油產量,同時將油價維持在低位。這不禁讓人想起上世紀80年代俄羅斯因油價大跌而遭遇的困境。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當時的油價暴跌是導致前蘇聯最終解體的一個元兇。
根據IHS的研究,原油價格下跌給北美地區帶來的影響可能將是積極的,因為這或許能讓北美的駕車者每年多出1000億美元的可支配收入。
但如果進行作業的鉆井數量越來越少,則可能會導致部分地區的經濟受到影響,例如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米德蘭和油砂之鄉——加拿大艾伯塔省的麥克默里堡。
當然,分析師預計,價格下跌將最終促使企業和各國削減產量。但誰將率先采取行動則不得而知。研究公司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師馬利松(Richard Mallison)說,當前市場正處于不確定性之中,因為過去幾年全球石油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
上世紀90年代末期油價陷入疲軟,隨之而來的是投資長期的低迷不振。而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原油需求超出供給,油價創下了每桶145.29美元的紀錄高位。
如果產量得到削減且全球經濟改善,那么這一次油價或將實現反彈。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派爾(Iain Pyle)說,他預計油價明年肯定將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價格走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的頁巖油開采商或歐佩克成員國是否會削減產量。頁巖油的開采成本尤為高昂。
若原油價格反彈速度緩慢,則可能會損害到大型西方石油企業。Bernstein預測,油價需維持在每桶85美元以上,方可使荷蘭皇家殼牌有限公司(Royal Dutch Shell PLC)和英國石油公司(BP PLC ADS, BP)的當前業務盈虧平衡。只要油價持續下跌,就意味著這些公司必須縮減開發規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