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村大明小學圍墻上爬滿草藤。謝婧攝
近日,記者在走訪海口6個文明生態示范村活動中,發現幾乎每個生態村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后期維護工作進行艱難,前期部分建設遭損壞。
作為海南省第一個成立生態文明示范村的大湖村。記者在走訪時,發現該村文化宣傳室和周邊的大明小學樓房破敗不堪,有的牌匾脫落,有的雜草樹藤纏繞;星輝村昔日干凈整潔的水泥道枯枝敗落,路牌和其他特色建筑苔蘚漸生。往日熱鬧非凡的生態旅游區,現今游客稀少。在村里的大部分是老人,年輕人大部分還是在外面打工。
東坡湖村是文明生態村建設路也是充滿曲折,而今也同樣面臨“荒蕪頹敗”的結果。村長告訴記者,當年全市各區都在興建文明生態村,其他村子有了水泥路,文化室、健身休閑場所,村民生活更方便了。東坡湖村村民們看在眼里,可東坡湖村還沒有申請文明生態村的資格。于是該村干部號召村民,自己動手建設生態村。2005年全村人一起出資出力,把該村的大湖擴建挖深。為建湖,砍掉了幾百顆椰子樹。東坡湖村人主要經營種植業,幾百顆椰子樹和無償占地對于村民來說是十分巨大的犧牲。此舉感動了政府,村民建生態村的決心換來了政府資金扶持。東坡湖村村長介紹說,沒有建立生態村之前,東坡湖全是紅泥巴小路,雜草叢生,房屋搖曳。政府幫忙修了水泥路,紅色文化宣傳長廊,休閑場所,還整修了部分危房。村容村貌大大改善,村民的生活也變得便利了。這是東坡湖當初建生態村的愿望,如今實現了。可是又遇上了另一個難題,東坡湖當年擴建的湖因技術問題和天氣原因干涸了。同其他生態村一樣,后期的維護是最大的困難。
文明生態村建設不僅改善了各村原來通行不便、飲水困難、危房改造等各類問題,還修建健身場所、文化宣傳室等便民服務設施。初步建設已經大大改變了原來的鄉村的生活條件,為村民某了不少福利。然而建設工程的長久性,卻成了現在眾多文明生態村的軟肋。幾乎所有生態村都出現同樣的后期維護問題。
文明生態村的建設,前期“熱鬧建設”,后期“冷淡維護”的原因有很多。政府和村干部也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東坡湖村村長告訴記者,這種現象是不可避免的。而資金缺乏是生態村發展的癥結所在,資金對于生態村建設來說是最重要的基石。“道路、房屋要人翻修;綠化建設需要人修剪、澆水;衛生維護需要人每天打掃,垃圾排放和處理都需要規劃。這些長期的維護工作沒有專人來做,沒有專項資金投入,便導致了現在的情況。農村人要生活,大家都在外拼命打工賺錢養家。表面改善環境確實不能改變農民收入,留不住人。”村長說,“這些細節工作沒有得到妥善安排,便難以維持生態村發展。”
生態村建設最終目標是讓村民堅持在農村走可持續發展路子,這是一場持久戰。前期政府和村民一起改善了“硬件”設施,在維護的細節上確實存在不少問題。加大“軟件”設施同步建設亦是必要,“軟硬兼施”并用才能最大范圍實現“節約資源,有效發展”。東坡湖村長指出,“招商引資,解決就業問題;規劃發展,培養各項工作管理人才;促進農村教育,提高村民發展覺悟。”這些都是應該同步建設的“軟件”設施,也是實現維護“硬件”設施的根本之舉。“片區聯袂打造文明生態村,增大知名度,促進旅游業,吸引投資,拉動農村就業”是目前生態村發展方向,但在落實的各項細節工作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后期維護工作上的投入不得松懈,否則不僅打擊村民建生態村信心,也會造成前期投入浪費。
?
?
大湖村文明生態村題字牌匾。謝婧攝
?
?
東坡湖村干涸的湖。謝婧攝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