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干旱而裂縫的稻田(記者 劉培遠翻拍)
灌溉主干渠道垃圾遍布雜草眾生無人清理(記者 劉培遠翻拍)
“我們這里以前被稱為‘萬畝良田’,現在卻因沒水灌溉而撂荒,村民只好將‘荒地’租給外地人。”10月20日下午,萬寧市萬城鎮紅榮、賓王、南山等村委會村民向南海網記者反映稱,他們這一帶被統稱大奶洋,為萬寧市三大田洋之一。目前,大多數水田因缺水灌溉被撂荒,村民調侃“失業”。 20日,萬寧市水務局、農綜辦、萬城鎮政府等相關部門表示,他們將于21日派人到現場了解情況并及時處理。
記者調查:“萬畝良田”撂荒村民調侃“失業”
10月20日下午,紅榮村委會村民蔡先生將記者帶到他家的稻田,剛收割不久的稻田里橫七豎八地裂開著約有2公分寬的裂縫。據蔡先生介紹,過去他們家的稻田一年能種三茬水稻,但由于缺水灌溉目前每年只能種一茬水稻,而且產量很低。一些村民不得已將田地荒著,大多數村民已將稻田租給了外地人。
據紅榮村委會一位姓紀的村干部講,在上世紀80年代,他們大奶洋是指紅榮、賓王、南山等村委會一帶,種有數千畝的水稻,都是靠萬寧水庫(也叫石龜水庫)澆灌,由于水源充足,每年可種三茬水稻。當時這里是萬寧市每年交納公糧最多的田洋,被譽稱“萬畝良田”。可是,在8年前實施稻田水利整治改造后,從萬寧水庫引下的灌溉水越來越少。
“因種植蔬菜需要不斷地澆水灌溉,而水渠里常常無水,我們家里的菜地已經荒了兩年!”村民肖某山講,幾年前他們家一直靠種植青菜拿到鎮里去賣,可是后來田里越來越旱,因缺水灌溉蔬菜長得慢沒長相很難銷售出去。“打深水井灌溉成本高利潤小劃不來,我們只好‘失業’四處打短工,日子過得很緊巴。是不是政府也要給我們農民發放‘失業金’!”肖某山的妻子紀女士如此調侃。據記者調查了解,萬寧市萬城鎮大奶洋一帶約有2000畝稻田嚴重缺水,共有20多家水塘干涸。
原因探析:水利設施建管脫節 引水渠失修 灌溉水被分流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萬城鎮大奶洋一帶稻田嚴重缺水灌溉?20日,記者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村干部帶領下,沿著稻田灌溉渠道自下而上尋找答案。
記者現場看到,稻田里大約每相隔50米遠處就有一條50公分寬的橫向毛支灌溉溝,與豎向80公分寬的分支渠道相連,而分支渠道又從2米多寬的主渠道分出,主渠道直接通往水庫。所有渠道均為混凝土硬化。按道理講,這樣的灌溉渠道防滲水性強,應該水流通暢。但是記者從稻田走到上游水庫,在毛支、分支、主干各渠道里沒有見到一滴水,看到的是渠道內雜草叢生,垃圾遍布。村民們表示,渠道內至少有半年時間沒有人員進行清理。
據這名村干部介紹,目前萬寧市各鄉鎮水利灌溉設施主要由水務部門和市農綜辦立項建設。水庫和主渠道由水務局立項承建管理,而毛支、分支渠道則由市農綜辦建設后交由鄉鎮、村委會負責管理。水利設施在建管上存在脫節,造成引水渠長期失修,灌溉水源斷流。
“水利設施建好移交后,往往后期管理跟不上造成灌溉渠道堵塞!”一位水利工作者向記者透露,雖然每年都有“冬修”專項資金,但實際用在渠道維護管修上的資金并不多。特別是一些分支渠道的清理維護工作交由村委會實施,而村委會常常以無專門經費而“罷工”。另外村民自我保護意識差,垃圾亂扔也是造成灌溉渠道堵塞的一個方面。萬寧市水務局一位負責人表示,有時水庫放下的灌溉水走不到一半,因部分渠道堵塞水便被分流了,灌溉水根本流不到村民的田間地頭。
部門回應:將派人調查了解情況并及時處理
針對大奶洋一帶因缺水灌溉稻田被撂荒的情況,10月20日下午,萬寧市水務局、萬城鎮等相關單位專門召開會議,商討解決辦法。
萬寧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萬寧水庫的總庫容達1.3億立方米,水庫的蓄水量充足,足以滿足生產灌溉需求。按照萬寧當地農業生產習慣,大奶洋早稻一般是在每年的四五月份,主要種植水稻。現在是晚稻,該田洋種植的作物不需要大規模的放水。如有個別種植戶或養殖戶需要水從事生產,應向所在村委會或鎮政府提出用水申請,村委會或鎮政府將情況向紅光管理站反映,紅光管理站調查核實后,再向萬寧水庫管理處申請,即可適量放水。同時,一年一度的“水利冬修”即將開始,大奶洋將作為今年“冬修”的工作重點。同時,局里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醒村民自覺保護引水渠道,不向渠道內亂扔垃圾。據萬寧市農綜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大奶洋一帶的水田灌溉整治項目是在2003年完成,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分支渠道容易造成堵塞,單位將在21日派工作人員到現場了解實際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的整治方案,將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確保村民能夠早日正常灌溉農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