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報告,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全國旅游接待人數4.8億次,同比增加13%;旅游收入27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20%;人均花費支出563元,同比增加7.8%。然而,在旅游消費一片火爆的背后,諸如隨手扔垃圾、浪費資源、毀壞環境等行為依然成為媒體曝光的重災區,尤其天安門廣場升國旗后的一地紙屑、國人出境游暴露出的一系列陋習,令人不禁啞然和心痛。說到底,陋習背后“道德素養”的缺失,昭示著我們亟待一種大國民意識的覺醒。
大國民意識是當一個國家在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躋身于世界強國行列時,其國民所養成的以己為尊,當仁不讓,注重和諧,責任感增強的一種思維方式。中國是一個大國,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處于世界先進國家行列,歷盡近代百年磨難,如今我們正懷揣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重新崛起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正如今年3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在巴黎演講所說,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
醒來的中國需要什么?不僅需要先進的科學技術與強大的實力,更需要我們的大國民意識,需要國人具備“以己為尊,當仁不讓,注重和諧,匹夫有責”的思維方式。醒來的中國雄獅,“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那么,具體到日常行為中,何以體現我們的可親與文明?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新華社《網民呼吁遏制餐飲環節“舌尖上的浪費”》材料上批示: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我們已經欣喜看到,“光盤行動”倡導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帶動大家珍惜糧食、吃光盤子中的食物,得到從中央到民眾的支持,成為2013年十大新聞熱詞、網絡熱度詞匯,最知名公益品牌之一。竊以為,這種節儉養德引發的全民行動,恰是是大國民意識的表現。
當前,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倡導外出旅行盡量不使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日用品的“綠行中國”節儉環保大型公益活動,又何嘗不是大國民意識的體現。
眾所周知,酒店一次性日用品浪費驚人,不僅嚴重浪費資源,且給環境帶來很大壓力。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酒店不提供“六小件”,國民出行自帶日用品已成為習慣。而如果我們肆無忌憚、理所應當、毫無節制地繼續消耗資源下去,顯然與大國地位不相稱,與中國夢相違背。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星級酒店有1萬多家,每天消耗的一次性洗漱用品120萬套,光是星級酒店的消耗就高達22億元。而且,一次性用品無法回收,社會還面臨著二次處理所帶來的浪費。試問剛剛過去的黃金周旅游大潮中,拒絕一次性日用品的又有多少人?或許答案不容樂觀,陋習一時難以改變,但令人欣喜的是,我們已經意識到這種浪費行為與“可親與文明”的背道而馳,并且已經展開“自救”行動。
說到底,大國民意識的覺醒,需要每一個國人一點一滴的行動來完成。“出行自帶日用品,節儉環保我光榮”,眼下,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百家新聞網站的共同努力下,“綠行中國”正如火如荼地在祖國大江南北展開,一大批堅持自帶日用品出行的“環保達人”不斷涌現,他們身上,展現了一種大國民的意識和風范。
雄獅已然醒來,而今邁步從頭越。時刻懷揣一種大國民意識,為文明復興的中國夢注入正能量,就讓我們從綠行做起,從拒絕一次性日用品做起!
?
?
相關鏈接:
“綠行中國”公益活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