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盤點“罰款”亂象:餐館老板用異地鹽被罰200元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4-10-31 08:24

      名目繁多的罰款,究竟是社會治理的有效手段,還是公權自肥的斂財工具?

      該管管“罰款”了

      你被罰過款么?

      如今,大大小小的罰款“名目”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會被遞上罰款單,不管你服氣不服氣。

      一項項罰款,真能起到維護公序良俗的作用嗎?哪些機構有權力開具罰單,罰多少合理?收繳的罰款用到哪里去了?為罰款而罰款乃至“為罰款而不作為”該怎么遏制?對這些問題,咱老百姓心里有一個大大的問號。

      本期“民生視線”將剖析罰款亂象背后的深層原因,探尋規范罰款行為的解決之道。

      ——編 者

      ■罰款不是“萬能鑰匙”

      治理瞬間發生的、普遍的、輕微的違法行為不應靠罰款,重大處罰決定應召開聽證會

      不久前,河南省新鄭市餐館老板黃先生因使用了從鄭州帶回的食鹽,被當地鹽業部門處以200元罰款。此事引得輿論嘩然,市場經濟搞這么多年了,緣何“跨區域用鹽”還會被罰?

      今年8月,湖北省??悼h兩名村民因在辦酒席時用了每盒18元的“超標”香煙,違反了為提倡勤儉節約而制定的村規,分別被村委會處以500元罰款。消息一出,便有法律專家指出,“最牛村規”涉嫌侵犯村民合法權利。也有人質疑,村委會有無權力對村民罰款?

      當前,罰款措施在我國城市管理、社會治理、維護市場秩序時被廣泛運用。可是,細究這些罰款措施的效果,卻并不理想——

      一些罰款難以落實。

      2013年6月,南京開始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其中提出“不分類投放垃圾將處50至200元罰款”。有基層干部直言,這樣的行為瞬間發生,當事人不承認,執法者取證很難,罰款規定形同虛設。

      一些罰款見效不大。

      2013年5月,北京對行人闖紅燈開展了集中整治,對違規者視情節輕重處以10—20元罰款,之后部分街區路口“闖紅燈”行為略有收斂。然而,兩個月后,“中國式過馬路”又故態復萌。

      一些罰款尚不明確。

      2012年10月30日,武漢地鐵依據剛剛實施的《武漢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對一名在列車內進食的乘客開出首張50元罰單,此后,該條例執行至今。而在今年9月,北京市人大審議《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時,刪除了草案中提出的“進食罰款”,改為對乘客進行倡導。類似地鐵進食這種發生在公共場所的不良行為,介于“公序”“良俗”之間的模糊地帶,用道德層面的“勸導”缺乏執行力,在制度層面予以懲罰又太重了。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廉政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認為,罰款作為一種日常性的管理手段,目前存在過多過濫的問題,“應將罰款控制在合理和必要的程度。”

      那么,哪些罰款確有必要,哪些罰款又應當取消呢?

      “一個罰款處罰的作出,需要發現線索、檢查、收集證據、形成鏈條、補充取證、正式決定等環節,重大處罰還需開聽證會。”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憲政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莫于川認為,治理那些瞬間發生的、普遍的、輕微的違法行為,并不能依靠罰款,而是更多要靠道德或其他的調整機制,不然就會帶來過高的社會運行成本。

      在莫于川看來,規定罰款應有一個原則,就是認定某種違法行為侵犯了其他社會主體的權益,即公共利益,如果不采取罰款,便不足以教育本人,也不足以影響他人。程文浩也表示,合理的罰款應當能夠通過一次性的成本,達到長期抑制某種行為和動機的目的。


      ■罰款不是“經費來源”

      稅費改革后,一些部門又打起罰款的主意,用罰款作“補貼”

      河南省永城市一名大貨車女車主在被當地運政、路政部門相繼開出罰單后,因不堪重負而服毒自殺。引人唏噓的新聞背后,內幕更令人氣憤:在當地,運政執法部門竟要求貨車司機辦理“年票”:每年繳納3000元,超載行駛便不再罰款。自上世紀90年代初就浮出水面的“公路三亂”,奈何延續至今?

      “還有更惡劣的,‘放水養魚、釣魚執法’。就是在違法行為比較輕微的時候不管理、不提醒,反而采取放縱態度,等把違法行為‘培養’得很重時,再予以重罰,這就和管理初衷差了十萬八千里?!蹦诖ㄕf。

      “按道理,罰款所得不應與執法機關的收入有半毛錢關系?!蹦诖ū硎荆M管這些年我國一直在推進罰繳分離、收支兩條線,但是基層仍存在很多走樣的情況:有些執法機關將罰款截留,用來彌補辦公經費不足,或者充實“小金庫”;有些地方財政部門也參與其中,直接將執法機關上繳的罰款資金按照一定比例返還,或者是在安排資金和項目時對上繳罰款多的單位予以“照顧”,以激勵他們多罰多繳。

      執法機關為什么打起罰款的“小九九”?是為了“養隊伍”。2012年,湖南邵陽市城管局從社會上聘用了一些市容環境監督員,因財力不足,便將八成罰金返還獎勵給監督員本人。對此,莫于川評價,地方政府在明確某執法機關事權的同時,必須配備足夠的財政資金,嚴禁用罰款充作經費,防止因此引發執法過當。

      “政府的收入來源,一是收稅,二是收費,三是罰款?!蹦诖ǜ嬖V記者,這些年來,我國先是對稅種和收稅行為進行了規范,后又推行了費改稅改革,使亂收費得到一定遏制,于是,一些機關又開始打罰款的主意,“這種不正當的利益沖動必須切除掉。”

      ■治亂象,政府應擔起責任

      要在法律上重新界定究竟誰有處罰權,倡導群眾舉報亂執法行為,提高罰款資金透明度

      “動不動就罰款,有時候去機關大院、居民社區辦事,車停的不是地方,就被貼條罰款??墒虑安]有什么‘違規告知’呀,他們不是執法機構,有權力對我開罰單嗎?”在北京某銀行就職的劉女士質疑:戴個袖標就有權罰款,這跟“搶錢”有什么區別?

      “治理罰款亂象,政府應擔起主要責任,應同時規范罰款的主體、類型、過程和用途,四管齊下?!背涛暮票硎荆唧w來說,一是要在法律上嚴格界定處罰權的主體,不能說誰都可以出臺一個制度,然后坐地罰款;二是要規范罰款的類型和標準,明確哪些情況下適宜用罰款,哪些情況下嚴禁罰款;三是要規范罰款過程,罰款者本身是不是執法人員、其罰款依據是什么、有無對不當罰款行為的投訴機制、罰款是通過現金還是公共賬戶繳納等問題,都需在執法過程中予以明確,并接受社會監督;四是罰款的取向和用途要公開透明,很多罰款罰的時候轟轟烈烈,而罰款去向和用途老百姓卻一概不知,這必然影響政府公信力。

      按照《行政處罰法》,行政處罰權的設定權限是到市一級,基層不能隨便創設罰款項目。莫于川告訴記者,近年來不少省市為防止基層濫用權力,根據不同違法行為的情形和程度,更詳細地界定出罰款額度,這也助長了基層執法機關濫用權力。

      “我們還應當暢通公眾的參與渠道,完善問責和監督機制。”莫于川表示,針對罰款亂象,應倡導群眾舉報亂執法、吃黑錢等行為,讓其更多敗露,“只要發現線索后嚴肅懲治,這些行為就不易橫行?!?/p>

      治理亂象,政府除了要約束、規范好自身行為外,還要規范好社會上政府外的罰款行為。“基層組織制定的村規民約、企事業單位制定的規定、學校制定的校規等,都可視作‘軟法’。”莫于川認為,政府應幫助“軟法”的制定主體對內容進行調整,使其與上位法相符合,“比如湖北省保康縣倡導節儉的村規中規定了限制消費的內容,就違背了市場的正常規律?!?/p>


      ■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杜絕“罰完再犯”,提高違規的潛在成本更有效

      “我們倡導以人為本,社會治理的最終目的是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蹦诖ㄕJ為,隨著時代變遷,以及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罰款作為一種很重的損益性手段,應當備而不用、盡量少用,“光靠罰,罰不出一個好的秩序。要使社會面貌得到更長久的改善、違法行為得到更根本的遏制,則要在罰款之外,再想些別的招數?!?/p>

      “10年前,北京好多市民還沒有排隊上車的習慣;但是奧運會之前,每個月都有排隊日,每個公交和地鐵站點都有志愿者、執勤人員引導大家排隊,那之后,市民逐漸養成了排隊上車的習慣,秩序越來越好。”在程文浩看來,人的行為是可以被改變的,良好習慣的養成,有時固然要靠“禁”,但更多要靠教育與引導,“罰款不是唯一手段,用正面激勵而非負面懲罰有時會更有效。”

      程文浩又舉了一個例子:司機在北京開車時不敢闖紅燈,因為一旦違法,不僅會被罰款,還會被扣分,罰款可能就是幾百元的支出,但是扣分有可能中止司機繼續開車的權利。在這個例子中,扣分顯然能起到比單純罰款更好的威懾效果。同樣道理,為什么在很多發達國家,人們搭乘公共交通時輕易不敢逃票?是因為這個“污點”會進入個人的信用記錄,影響當事人將來應聘工作、申請銀行貸款等?!斑@些后續的潛在的違法成本,要遠遠大于一次性罰款所導致的經濟成本?!?/p>

      “我們現在的問題,就在于罰款之外有沒有更多潛在的成本?!背涛暮普J為,由于沒有成熟健全的信用體系作保障,現在往往是繳納罰款、付出一次性成本之后,就可以安全退出,甚至可以繼續違法,“要發展市場經濟、走上現代社會,建立一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是當務之急、必經之途?!?/p>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 [編輯:覃業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谌請蠛?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谥馈睌z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冢涸贫匆r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谔炜罩襟A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谧钪星?/a>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