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拋荒的大面積土地,除邊緣高地種植些許作物外,中間區域長滿了蘆葦、蒲草等
最近,有讀者向現代快報反映,揚州市寶應縣望直港鎮望直港村137畝農田,自2008年被政府違規征用后就一直拋荒。征地時非但沒有土地征用手續,還找小孩代部分村民在協議上簽字。昨天,望直港鎮副鎮長周成健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采訪時,承認讀者舉報屬實。針對土地拋荒,該副鎮長此前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地荒就荒了,有什么了不起,國家荒的土地太多了”。現代快報記者韓秋 宋體佳
居民反映
137畝農田拋荒6年無人過問
據讀者反映,被拋荒的農田位于寶應縣望直港鎮望直港村樓南組,共137畝。早在2008年,望直港鎮政府計劃在這片土地中間修建一條水泥路,路修建好后,就切斷了農田的水源,這些良田也將變得無法耕種。
當地村民自然無法答應,多次找鎮政府協商。幾經協調后,望直港鎮政府提出以3萬元每畝的價格,將道路周圍的土地全部從村民手中收用。2008年11月份,村民簽署了一份“土地使用協議書”。
但遺憾的是,從政府將土地征走算起,如今已經6年過去了,這塊農田一直未被利用,原來的良田長滿了蘆葦、荒草,成了一片荒地。當地村民看了都覺得心疼。此外,他們還懷疑望直港鎮當初征地的目的就是為了囤積土地,等地價漲高了再賣出去。也正因此,他們才向媒體反映了此事。
記者調查
征地時,村干部找孩子代村民簽字
2日下午4時許,現代快報記者來到現場調查。“你看這邊,還有那一邊,都是的,除了這一點高地能種點東西,其他那么大一片都荒了。”得知現代快報記者前來調查,樓南組村民湯老漢指著眼前的土地介紹,樓南組這137畝土地6年來一直拋荒。這一說法得到樓南組諸多村民的肯定,一祁姓村民介紹說,當初征地時,樓南組不少村民不會寫字,當地村干部當初為了早日將土地拿走,找來幼兒園的孩子、小學生代替村民把名字簽在協議書上。甚至連一些不同意出讓土地的村民,他們也悄悄找人代為簽字。
“當時上幼兒園,他們(指村干部)讓我簽的,不知道干什么的,字不會寫他們寫下來讓我照著寫。”今年11歲的秀秀(化名)曾被當地村干部找去在協議書上代簽過村民名字,據她回憶,除了自己爺爺的名字外,她還在協議書上寫了近20個其他村民名字。村民閔女士也向記者證實,自己家人從未在協議書上簽過字,但這份協議書上卻能夠找到她丈夫的名字,“肯定是被代簽的”。
此外,調查中,當地一些村民還向快報記者反映,當初政府將良田征用時,并沒有出具任何手續,“我們去要,他們也從沒提供過。”快報記者注意到,在該地塊西北側新豎起的項目公示牌中,土地使用批準時間為2014年3月,開工日期則是2015年3月。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村民才懷疑政府有囤地等漲價賣錢的意圖。
官方回應
當初征地也是村民逼的
在樓南組村民提供的“土地使用協議書”文件中,快報記者注意到,樓南組所用土地為137.02畝,且文件中注明“土地試行一次征用,每畝按3萬元標準補償”。此外,在這份簽署時間為2008年11月12日的協議中,樓南組幾乎所有村民的名字都能在落款中找到,其中不少名字字跡明顯相同。
村民聲稱鎮政府無手續征地,且還找小孩代簽字,是否屬實?昨天上午,現代快報記者找到望直港鎮副鎮長周成健。“錢都已經打到村里面了,肯定是發下去了。”周成健稱,收用樓南組村民土地,主要是因為修路斷了水源,是村民“逼迫”他們收用的。他承認當初從村民手中收用土地時,并沒有相關手續。而對于找小孩代為簽字一事,周成健也并未否認。據他介紹,找小孩代簽字是“村干部安排的”,村支書已經向他解釋過此事。但是,周成健對此頗感委屈,“當初是他們逼我們收地的,過了這么多年了還來找,算什么。”
至于137畝良田被拋荒,周成健稱,2008年土地被收用后、有村民在上面種植作物,直到2012年前后因為另一工程徹底斷了農田水源,種植的作物這才少了,因此這些土地拋荒并非全部拋荒,也并非拋荒6年,但周副鎮長表示拋荒有兩年左右。此外,記者還注意到,幾天前,揚州電視臺在采訪中問及土地撂荒算不算浪費時,周副鎮長回應稱:“荒就荒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國家荒的土地太多了!”
土地拋荒
兩年可收回
江蘇維世德律師事務所揚州分所孫興斌律師認為,未取得土地管理部門許可征收征用土地屬違法行為。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和《閑置土地處置辦法》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土地撂荒一年以內,土地管理部門要依法對土地使用權人征收一定閑置費。此外,滿兩年未利用的,土地管理部門可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