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訊記者徐婷劉林杰今年4月云南省公路路政管理總隊在全國首推農村公路聯動協管機制,首用村規民約管護農村公路。時至今日,農村公路路政聯動協管機制已推行半年,云南省各地結合自身實際從體系構建、運行機制、保障措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時也面臨著經費得不到保障,相應的政策支撐不足等問題,新機制的維系和推進仍面臨重重困難。
資金有限沒有一套完整的經費保障機制護航
據了解,雖然有相關法律法規明文規定“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職能所需經費”應列入財政保障,但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公共財政保障制度。據初步估算,如要確保試點項目在全省深入開展,需必要的資金支持。而當前構建聯動協管機制的資金量有限,只能有選擇的開展試點積累經驗,且資金不具有延續性。
“要保持農村公路聯動協管機制推行的成果,需要有長效機制做保障,建立完善長效機制的核心是經費保障。”羅平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陳祖平充分肯定了推行農村公路聯動協管機制以來取得的成效,但他仍然很憂心。他說,今年作為試點,省市各補助100萬元,縣級配套100萬元,基本能滿足所需經費,但是將來面臨的主要困難還是經費問題,只有從省里形成政策支撐,把必需的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經費保障機制,才能使農村公路聯動協管機制得以長期實施并發揮效益。
在昆明市晉寧縣、保山市兩個試點地區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保山潞江鎮路政管理工作人員介紹,潞江鎮也面臨財政困難,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公路管護配套資金少,管理工作量多、難度大等問題。“每年雨季都有不少水毀塌方路段,水毀工程保通難度大,資金缺口大,資金難以籌措。”
云南省路政總隊工作人員介紹,云南省有129個縣,1637個鄉鎮,14105個建制村全面建設農村公路聯動協管機制,如果全靠地方自籌經費比較困難,如能形成省級補助一點,州(市)、縣配套一點,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財政保障機制顯得尤為重要。
此外,目前試點的三個地區都出現了路巡裝備、應急裝備不完善的情況。大部分村協管員騎著自己的自行車、摩托車巡路。雖然有的村會給予一部分費用補貼,但仍面臨著路巡裝備、應急裝備、辦案設備不足的情況。
晉寧縣大莊村協管員黃剛,每天都要對他職責范圍內的3.08公里公路巡查兩次,騎車認真地巡查一個來回大概需要40分鐘,如果遇到下雨天,會花更多的時間。他說,“如果沒有車,走路巡查的話會非常困難。”協管員紛紛表示,希望下一步能完善路巡裝備、應急裝備、辦案設備的保障。
讓大家參與愛路護路 比罰款效果更好
“提高大家參與愛路護路的積極性很重要。”在保山劉霽公路,隆陽區交通局副局長李建祥說,以前在劉霽公路砂石料運輸過程中潑灑、污染、超重損害公路現象十分嚴重,實施農村公路聯動協管機制之后,情況得到了改善。如果遇到砂石料車潑灑,聯合執法工作人員會根據實際情況,以清掃1-2公里道路的方式對司機進行處罰。“這樣實施起來,比罰款的效果更好。處罰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只有大家都提高愛路護路的意識,一起參與起來,才能更好的保障成果。”
“路政管理對于農村公路一直是非常困難的一項工作。要維護好它,需要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保山潞江鎮路政管理工作人員認為,目前,鄉鎮執法還處于初期,執法力量薄弱,執法力度不夠,對違法行為的威懾力、警示作用不明顯。目前急需探索一些更加高效合理的路政管理方法,制定完善的聯動協管制度,加大宣傳,加強群眾愛路護路的意識和法律意識,號召人人參與到公路路政管理中。
此外,部分執法人員綜合素質也有待提高,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文書制作,加強痕跡管理,加快路政工作規范化、科學化道路,牢固樹立依法治路、依法行政的觀念,加強路政執法隊伍建設,提高整體素質,真正把農村公路路政管理聯動協管機制項目實施好。
?政策支撐不足 亟待探尋一套長效機制
云南省路政總隊工作人員介紹,“十一五”以來,各地農村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前期建成的農村公路已經進入管、養重要保障時期,如再不加強路政管理,更難有效保護農村公路建設成果,大量農村公路將提前損毀。如果能出臺農村公路管理保護的政策性文件,強調路政管理作為預防性管理和養護措施的重要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從源頭扭轉重建輕管的意識形態。
日前,記者跟隨云南省公路路政管理總隊對曲靖羅平縣、昆明晉寧縣、保山市三個試點區域進行回訪,檢驗農村公路聯動協管機制試點工作取得的最新成效。記者實地了解到,就目前推行的情況來說,各試點地區分別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推行了一些地方性制度。昆明市晉寧縣健全了縣、鄉、村農村公路管理機構,明確了農村公路路政聯動協管工作職責,同時,也完善了嚴格的選聘制度,協管員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獲得上崗證才能上路巡查。羅平縣建立公路路產檔案,在縣路政大隊的聯絡互動下,各鄉(鎮、街道)要建立農村公路路政管理達標路段,從而組成行之有效的網格化管理。保山騰沖縣政府將路政管理納入鄉(鎮)工作考核,把穿越城鎮和集鎮的公路管護職責劃分為各委、辦、局、鄉鎮責任區,進一步落實政府領導部門監管責任,破解農村公路“臟亂差”難題,通過村民聽證會的形式,對路政協管員履職進行考核,鄉鎮交管所(公路所)根據考核結果決定協管員的續聘及薪酬發放。
但就云南全省推行聯動協管機制而言,關于農村公路路政管理的政策支撐并不是很完善,加之農村公路路政管理缺少統一工作規范的特性,探尋一套能保證農村公路路政管理的長效機制勢在必行。
“只有制度完善了,才能更好地推進農村公路聯動協管工作。”昆明市公路路政管理支隊調研員喻江介紹,推行農村公路聯動協管機制以來,昆明市晉寧縣作為經濟發展程度較好的試點地區,一直在探尋一套完整的、能讓這套機制持續性發展運行的機制,明年1月還將執行《晉寧縣農村公路路政管理聯動協管機制實施辦法》、《晉寧縣農村公路路政專管員(協管員)管理辦法》。“通過不斷探索和完善,希望能為以后出臺一些相關文件奠定較好的基礎。”
?
相關鏈接: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