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駕護航
——四中全會公報系列評論解讀之十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競爭法中心主任、法學教授 黃勇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這一重要論述,充分揭示了市場經濟與法治經濟的內在一致性,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完善提供了明確思路。
首先,法治是市場經濟良好運行的保障?!笆故袌鲈谫Y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是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最重要的論述之一。四中全會對“法治經濟”的著力強調正是對三中全會這一深刻論述的有力保障。四中全會《決定》強調,“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治植根于良法之中,蘊含了良法的法治這一根本性的治理結構得到確立,將為動態演進的市場經濟持續穩定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法治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的保障。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法無授權不可為”,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確立了基本原則。四中全會《決定》有利于在廓清政府與市場關系的過程中進一步規范政府的行政行為,有利于政府強化市場思維、尊重市場行為,有利于一系列實體和程序法律制度更好地發揮作用。進一步地,隨著改革的深入,政府與市場邊界的調節,特別是要求政府職能從聚焦于事前審批,轉換到依法建立健全積極有效的事中事后監管機制。而只有法治,才能真正把握好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度”。
再次,法治是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保障。市場主體有效參與競爭和創新需要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競爭能帶來繁榮,有法治保障的競爭才能帶來持續的繁榮。四中全會《決定》將有力推動公平競爭環境的塑造,提高市場經濟效率,促進經濟創新,保障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四中全會《決定》強調“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更是從法治的角度,通過為市場主體提供公正救濟的方式力促公平競爭保障的實現。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毫無疑問,四中全會《決定》的這一論述意義深遠,理論和實踐價值重大,不僅體現了限制公權力與保障私權利并行的現代法治思想,而且為我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社會主義法治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
系列之一: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統一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了整體部署,強調“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四中全會對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辯證關系的重要論述,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戰略意義。
系列之二:依憲治國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石
四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全會公報的這一重要表述,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極強的現實意義。
系列之三:黨治國理政新的起點
從四中全會的內容來看,這是一次關于依法治國的重大、重要事項安排。四中全會創造了多個“第一”,比如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以來對法治的重視前所未有,中央全會對法治重大問題專門作出決定前所未有,等等。內容決定地位,如此重大的內容決定了法治的權威地位,彰顯了中央對法治的高度重視,四中全會把依法治國上升到了治國理政戰略的新高度。
系列之四:依法治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根本保障
近日,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根據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要求,系統地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為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基礎,確立了法治與國家治理的辯證邏輯。
系列之五:依法執政是法治工作的核心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系統闡述了“依法執政”的豐富內涵,從理論上解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工作重心問題。
系列之六:《決定》清晰勾畫出法治政府框架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作出了全面部署,并從“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等六個方面系統地論述了建設法治政府的主要內容和要求,清晰地勾畫出了一個可以使廣大人民群眾滿意的法治政府的框架。
系列之七:黨的領導是理解中國法治的鑰匙
中國的法治當然不同于西方的法治。中國法治異于西方法治的首要特質,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要理解中國的法治,就必須著眼于黨的領導。在中國,撇開黨的領導談法治是不得要領的,黨的領導是理解中國法治的鑰匙。
系列之八:以良法善治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這是《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的一個新穎且重要的論斷,良法的概念也是首次在黨的重要文件中被提出。
系列之九:從“法制體系”向“法治體系”邁進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論斷,標志著中央的法治思想從“法制體系”到“法治體系”的深化和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