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鐵路專家對大智慧通訊社表示,普鐵客運價格上調預期臨近,最快年底將上調,高鐵票價將實行浮動制。
專家表示,由于發改委價格司爆發貪腐案,對鐵路價格改革造成一定的影響,原計劃于年內上調的客運價格或擱淺。
專家表示,普鐵客運價格多年未漲,本次上調幅度不會很大,隨著鐵總負債的進一步擴大,提價已成必然。
鐵路貨運方面,專家表示,由于近期電價成本的上升,煤炭價格的下調壓力,年內上調貨運價格壓力較大。
廣深鐵路將成客運運價改革最大受益者,公司50%以上的收入來源于客運;客運收入中,65%以上的收入來源于長途車,因此廣深鐵路對客運提價的彈性最大。
截至9月末,中國鐵路總公司負債合計3.53萬億元,較去年同期3.06萬億元的負債總額擴大,較今年上半年3.43萬億元的負債總額也有所增加。目前,中國鐵路總公司資產總計5.45萬億,負債率超過64.77%。
美國學者雷麥曾經說過:“除了鐵路以外,就沒有一種其他近代的設備輸人中國以后,能夠產生這樣偉大的影響。”在經過多年的封閉發展后,鐵路也在進行市場化嘗試,而19年不變的鐵路客運價格終于出現了松動跡象,昨日,有消息稱,普鐵客運價格上調預期臨近,最快年底將上調,高鐵票價將實行浮動制。業內認為,雖然鐵總近年來采取多種方式推進市場化,但價格是繞不開的問題,目前鐵總面臨著既市場化需要市場匹配,定價又受政府控制的尷尬處境,我國客運價格多年未調,確實到了調價時機,但考慮到民眾接受程度、影響范圍,普鐵客運調整幅度應該不會很大。
昨日,有媒體報道,普鐵客運價格上調預期臨近,最快年底將上調,高鐵票價將實行浮動制。北京商報記者就鐵路客運調價問題咨詢了北京鐵路局(微博),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對鐵路貨運價格調整一事并不清楚,相關問題需要向國家發改委、鐵路總公司了解。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董焰認為,鐵路價格調整的討論一直在持續,相關傳聞不斷。此前我國進行過幾次價格調整,但是調整一直沒有達到目標。“鐵路價格改革目前最主要的不是什么時候推出,而是怎么處理好政府、企業、民眾的關系,是企業利益多一些,還是民眾或國家利益多一些,鐵路價格調整對國家影響也很大,直接關系民眾的出行成本、也左右著企業的營收,比如民眾利益優先,可能就繼續延續低票價,企業利益優先的話,就可以完全市場化,如果國家的訴求和追求明確了,怎么調價也就清楚了。”
一位專家指出,現在鐵總按照中央要求正在推進市場化,而價格調整又受國家發改委控制,一邊是市場化需要價格逐漸接近市場,另一方面定價權又不在自身手中,因此鐵總在市場化方面面臨兩難選擇,既要調整價格適應市場發展,又受到政府定價的約束。
“目前鐵路市場只有一個單一的主體—鐵總,市場還沒有引入充分的競爭,如果要對價格市場化,將對鐵總影響很大,有較大的風險。”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說。
11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部署加快推進價格改革,抓緊制定價格改革方案,以逐步有序地改革能源、交通、環保、醫療等價格形成機制,疏導價格矛盾。蘭格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表示,市場化的核心是引入競爭,競爭最終又是在價格上體現出來,鐵路成立發展基金,解決融資問題,加快鐵路土地開發,有利于實現資產增值,推出鐵路快運,掘進新領域,這些都是鐵總市場化的探索。但是要進行市場化改革,最終的價格問題肯定繞不開,鐵路價格尤其是客運價格偏低問題早晚要解決。
據了解,現行鐵路運價管理方式是依據《價格法》和《政府定價目錄》,由國務院價格、鐵路主管部門管理,實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中國鐵路基礎客運票價在1989年、1995年分別從0.01855元/公里提價到0.03861元/公里和0.05861元/公里,此后一直未漲。趙堅坦言,我國普通鐵路客運票價已經將近20年沒有調整過,而各項成本卻在不斷上漲,目前確實已經到了該調的時機。高鐵是滿足特殊需求,完全可以采取市場化的定價,而普通客運價格也可以適當調整,考慮到民眾接受程度、影響范圍,調整幅度應該不會很大。
軌道交通專家、同濟大學教授孫章指出,高鐵票價2008年剛調整過,滿足了高端消費的需要,而普通鐵路客運則滿足一般和低收入群體的需求,目前我國高鐵處于超前發展階段,投資、運營成本均較大,根據上座率實行浮動票價,符合實際情況。而普通鐵路的客運價格調整可以緩一緩,這樣可以減輕一些民眾負擔。
?
相關鏈接:
新疆首條高鐵通車 2017年上海1天內抵烏魯木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