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才讀幼兒園,卻被要求上網做安全知識競賽。“這么小的孩子,根本就不可能看得懂,也理解不了。這不是在變相折騰家長嗎?”前日晚,市民洪先生撥打本報讀者熱線,說在蓮前某公辦幼兒園上學的孩子經常接到各式各樣的奇葩作業,近日又被要求參加安全知識網絡競賽,“題目竟然是中小學生競賽題。”洪先生認為幼兒園的做法很不合理,給幼兒和家長增加了負擔。
【反映】
讓幼兒上網答題
與其他家長一交流,洪先生發現為孩子作業煩惱的大有人在。“這所幼兒園經常給孩子布置一些手工作業,老師說是增加親子互動,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洪先生說,對于這些作業,他尚能理解老師的用心,大多能接受并積極配合。然而對于這次安全知識網絡競賽,他很不理解,“得從指定網站下載軟件到電腦,父母、孩子分別登錄做題,題目竟然是中小學生競賽題,與幼兒教育無關。”因此,不少家長懷疑幼兒園是在幫忙推廣網站和軟件。
按照老師的要求,洪先生下載了指定的學習軟件,并用學校分發的三個賬號中的一個家長賬號登錄。進入競賽頁面后,洪先生傻眼了:怎么是“2014年福建省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網絡競賽”?孩子才上幼兒園啊!細看題目,“大煙(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還是大麻?”等問題連大人都得想一想才答得出來,讓才上幼兒園的孩子作答,豈不是開玩笑?況且,這樣“尺度”的題目,對幼兒來說也很不宜。
“老師告訴孩子做完作業要報告。”洪先生說:“好像還有評分。”這樣的題目,無疑是對家長的考核,“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榮譽感很強。”他擔心評分會讓孩子學會急功近利,迫使家長幫忙答題造假。
【說法】
執行教育部文件
思明區教育局負責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的黃先生告訴記者,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網絡競賽是全國性的安全教育活動,是由國家教育部發文,明確指示全體中小學生參與的活動,旨在“小手拉大手”,通過孩子帶動家長,普及安全教育,提高家長與孩子的安全意識。黃先生說,安全知識網絡競賽每學期都有,目前福建省在安全教育方面抓得比較緊,幼兒園也包括在中小學生的范圍之內。雖然增加了負擔,但主要是為了增加知識。活動并沒有強制性,但鼓勵所有的家長和孩子積極參與。
該幼兒園的一位老師告訴記者,提高家長與孩子的安全意識很有必要。答題過程中,由于孩子看不懂,需要大人來做解釋,本身就是對安全知識的普及。題目做完要報告并不是強制的,而是方便老師統計參與率,家長“花點時間,有益無害。”
【鏈接】
這些幼兒園作業
“做得了衣服,講得了新聞;懂得了軟件,會得了書畫;想得出創意,搞得了活動……”不少家長從孩子進入幼兒園后,就開始為幫孩子做作業而煩惱。以下是本報報道過的“奇葩作業”
●制作親子圖書
兒子領回來的新作業,讓網友“快樂零星”很苦惱:“奇妙的水、地球科學、珍惜地球資源……請選擇其中一個主題,與幼兒共同制作一本親子圖書。”她認為,這種作業內容太抽象,孩子根本不懂,忙的只有家長。
●制作幻燈片
晚上10點,網友“泡芙”才想起,孩子幼兒園的作業“請將孩子的畫做成PPT(注:幻燈片文件)”還沒做。可問題來了,她對PPT也不熟悉,這是要熬夜研究的節奏嗎?網友“紫云”也有類似遭遇,幼兒園舉行歌舞表演,要求將歌舞內容做成PPT。
●講新聞活動
幼兒園要求“講新聞、秀才藝”,愁壞了網友“Anson”。他覺得這個作業不太適合孩子,因為很難去挑適合幼兒講的新聞。
?
相關鏈接:
海南邊防繳獲毒品逾百公斤 受國家禁毒委表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