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忍受了近5個月的油價連跌煎熬后,產油國們終于坐不住了。據報道,俄羅斯、委內瑞拉和伊朗等主要產油國正在考慮實行減產措施,以捍衛油價。
按照以往的慣例,在市場供過于求油價走跌的情況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都會很快減產以穩定油價,但在這次的會議前夕,各成員國表態分歧卻比較大,很多國家并不愿意減產。另外,在現在已成為“頁巖氣主導油價”時代的情況下,限產能否扭轉油價走勢也讓不少人懷疑。那么,在限產預期的支撐下,國內油價“九連跌”會不會受影響?
油價跌三成 OPEC會議是否限產成焦點
目前,國際油價自6月高點已下跌了30%,降至近4年來低點。油價的下跌讓一些嚴重依賴石油資源的國家損失慘重。
由于目前的油價已接近成本,而且OPEC定于11月27日在維也納舉行會議,所以關于這次會議是否會決定限產的預期也在近日持續影響油價。不過,從目前公布的一些信息來看,各個產油國并未就限產達成一致意見,在種種顧慮的左右下,最終能否達成限產,市場預期不明。
甚至一直在努力推動限產的俄羅斯對此也不十分肯定。而對于限產問題同樣并不十分堅決的產油國并不僅僅是俄羅斯。此前,沙特財長Ibrahim Alassaf的講話,鞏固了該國不會減產的觀點。
按照以往的慣例,在市場供過于求油價走跌的情況下,產油國都會很快減產以穩定油價,而今年國際油價已連續下跌了五個月,但OPEC似乎并未急于出手限產。
卓創資訊分析師高健在接受中新網能源頻道采訪時表示:“這一次OPEC的表現確實有點不同以往。通常來講,當全球油價出現詭異波動的時候,OPEC都會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證市場穩定運行。這可能是因為OPEC現在在全球市場中的支配作用正在弱化。”
“現在全球石油增產主要來自于非OPEC國家,尤其是美國。如果OPEC貿然獨自減產的話,很快就會被美國或其他非OPEC國家所補充,那么它就會進一步喪失其現有的市場份額。”高健補充說。
而OPEC一些國家的行為似乎也印證著關于市場份額丟失的擔心。此前,在油價已跌破80美元/桶的情況下,沙特阿拉伯還曾下調原油售價。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董秀成對中新網能源頻道表示:“OPEC國家之所以存在顧慮海域這個組織較為松散有關。從以往看,當OPEC通過減產方案后,一部分成員國并不能嚴格執行,造成大家互不相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