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公司 強拆事件涉案兩人被刑拘
孟鑫家的房子遭強拆當天,孝南警方對此進行立案調查,并將此事件定性為“性質惡劣,案值巨大”。
10月19日,孝南警方在書院街抓獲28歲的孝南區三汊鎮人徐某,隨后,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鄒某歸案。警方調查得知,鄒某系拆遷公司副總,徐某則是拆遷承包方。
孟家所屬的永新片區舊城改造項目,開發商是湖北同升鵬祥置業有限公司(下稱同升鵬祥公司)。該公司永新項目部沈姓經理透露,永新片區的拆遷工程,他們承包給了當地的湖北華洲房屋拆遷有限公司(下稱華洲拆遷公司)。同升鵬祥公司與華洲拆遷公司簽訂的拆遷合同中,約定的拆遷最后期限為10月30日。
華洲拆遷法定代表人魯少華告訴記者,永新片區確實是華洲在負責拆遷。但是今年8月份,他因為身體欠佳,到武漢進行治療,因而將永新片區最后一家未拆樓,也就是孟鑫家,轉包給了徐某。“他沒有什么事做,想做點事,我就包給他了。”魯少華說。而鄒某,則為華洲拆遷公司的副總。
孝南警方查明,10月18日12時許,犯罪嫌疑人徐某、鄒某糾集20余名社會人員,竄至書院街永新路永建巷22號孟鑫家中,強行將孟鑫一家五口用面包車帶離至孝漢大道三汊鎮路段,并趁機將孟鑫家一棟3層樓房強行拆除,涉案價值100余萬元。目前,徐某、鄒某二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在進一步偵辦中。
轄區街辦 孟家拆遷難成了一塊心病
談起孟家的強拆事件,孝南區書院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拿出厚厚一沓材料。負責協調該區域拆遷的書院街辦副書記彭連成說,為這個事,已經頭疼了一兩年。
永新片區屬老舊城區,房屋密集,通道狹窄,在2011年納入舊城改造項目。一期涉及的170戶居民,至今已有169戶簽訂了拆遷協議,只剩孟鑫一家對拆遷補償標準有異議,一直不愿簽協議。
根據統一的《書院街永新片區綜合改造城西八組拆遷安置補償方案》,樓房第一層按照1:1.2還建,2樓以上以1:1.1還建。項目用地是宅基地的,以250元每平方米補償。彭連成說,根據該方案,孟鑫家拆遷計算面積為590.84平方米,應還建面積為609.16平方米,補償款12萬余元。然而孟家提出的補償標準卻是,10套房子(總計1200平方米),兩個車庫,150萬元補償款。
差距太大,雙方一直僵持不下。
彭連成說,孟家成了片區拆遷“釘子戶”后,他們曾多次組織工作人員上門協調,可屢屢碰壁,孟家房子的拆遷問題幾乎成了街道辦的一塊心病。
因為孟家的拆遷未能完成,該區域的還建房也遲遲無法動工。其他已經外遷的居民眼看回遷一拖再拖,多次前往街道辦上訪,他們要求“街道領導出面協調,采取強有力的措施解決孟鑫家的拆遷問題,早日拆除后動工建設還建樓。”這給街辦帶來巨大壓力。
強拆事件發生時,彭連成正在武漢開會,當晚他連夜趕回孝感,第二天就組織了街道辦與社區的工作人員去派出所里和孟鑫商談,可孟鑫一家并沒有馬上搬出派出所。此后的十余天,街道辦成立專班,工作人員多次前往書院派出所和孟家人商談,他們一直勸說和安撫孟家人,希望他們早日搬出派出所。
一起拆遷糾紛何以演變成刑事案件,這起強拆事件又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教訓與思考?連日來,記者與孟鑫一家、書院街道辦事處、書院街派出所、拆遷公司、開發商多次對話,他們都有各自的說辭。通過多方采訪,記者發現矛盾之所以愈積愈深,源于一個共同的原因:拆遷與被拆遷方之間缺乏足夠的相互理解與尊重,缺乏有效的溝通,缺乏真正坐下來商談的誠意。這個極端案例值得各方深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