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出通知,經國務院批準,調整成品油等部分產品消費稅。此次消費稅調整涉及的產品,不少都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對這些產品消費稅調整的初衷是什么?為什么是有減有增而不全是減稅?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
此次成品油消費稅調整“加稅不加價”
此次消費稅調整的一大特點,就是有減有增。其中,有五項屬于取消或停征,企業和居民負擔是減少的;只有成品油一項消費稅是提高的。“加稅無論對居民還是企業來說,都是一件痛苦的事。11月28日,是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時間窗口,選擇這個時候推出成品油消費稅改革,應該說在時機把握上還是比較好的。”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劉尚希表示。將提高消費稅與油價調整實行聯動,可是實現“加稅不加價”,不額外增加企業和居民負擔。
劉尚希解釋說,我國汽、柴油消費稅的稅額調整,將計入成品油價格。近期國際市場油價震蕩下行,國內汽、柴油價格有所降低,而這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額與應降價金額相當。因此消費稅調整后,國內油價不會上漲,也不會降低。
新增收入主要用于治理環境污染,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
此次消費稅調整,為什么要“五減一增”?取消或增加,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慮?
“取消小排量摩托車、汽車輪胎、酒精等產品的消費稅,主要是隨著我國生產和消費結構的變化,一些應稅產品已不適合繼續征收消費稅。”財政部稅政司負責人表示,目前,小排量摩托車已經成為縣城和村鎮居民的主要代步工具,取消小排量摩托車的消費稅,可以有效減輕這部分中低收入群體的負擔。
這位負責人解釋說,汽車輪胎和酒精主要用于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工具,取消征稅可以有效消除重復征稅,降低相關產業的生產成本。至于取消車用含鉛汽油消費稅,主要是因為國家從2000年已禁止生產銷售車用含鉛汽油,其他含鉛汽油產銷量極少,將含鉛汽油與無鉛汽油分別征稅已無實際意義。汽油稅目不再劃分二級子目,統一按照無鉛汽油稅率征收消費稅。
財政部稅政司負責人表示,適當提高成品油消費稅,一是可以合理引導消費需求,促進石油資源節約利用,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二是有利于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促進能源生產方式變革,推動我國經濟邁向健康可持續的增長模式;三是通過“有增有減”的消費稅政策調整,有利于更好地引導生產和消費,以及收入分配上的調節作用。
“從目前的調整幅度看,提高消費稅對居民消費習慣不會產生太大影響。”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白重恩教授認為,城市居民開私家車出行,以普通小轎車每百公里耗油8.5升,年平均行程1.2萬公里計算,此次成品油消費稅提高,一輛車一年增加的稅負支出也就是100多元。每個月增加10多元錢,不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但這向社會釋放了一個信號,對于影響生態環境、消耗自然資源的消費品,消費稅有提高的趨勢。
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后,對新增收入怎么用有明確說法。新增收入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安排,主要用于增加治理環境污染、應對氣候變化的財政資金,改善人民生活環境。還有一部分用于促進節約能源,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央財政每年將安排專項資金,保障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所需資金。
“這些納稅人的錢能否用得好,是不是達到了預期效果和目標,才是問題的核心與關鍵。”白重恩指出,如果人們的生活環境能有明顯改善,真能早日驅散霧霾、留住藍天,就算是大家多交一些稅、少開幾天車都是值得的。
主要用油行業和居民消費稅負會增加,但明顯低于歐盟國家的稅負水平
“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后,汽油、柴油流轉稅稅負將分別由32%和29%提高至34%和31%,對主要用油行業和居民消費會增加一些稅負,但明顯低于歐盟國家的稅負水平,與周邊一些國家相比也偏低。這一稅負水平是與我國現實經濟狀況和長遠發展戰略相適應的。”財政部稅政司負責人表示。
一般而言,成品油稅負水平一般是用成品油流轉稅占油品含稅零售價格的比重來衡量的。從國際上看,歐盟等發達國家油品的稅負較重,汽油、柴油流轉稅稅負分別為56%和50%,我國周邊國家中,日本的汽油、柴油流轉稅稅負分別為42%和30%。成品油稅負水平取決于多種因素,是與各國的資源稟賦程度、經濟發展水平及環境保護要求等相適應的。
這位負責人說,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情況的發展變化,消費稅征收范圍偏窄,稅基偏小、稅率結構不盡合理,調節力度不夠充分等問題逐漸顯現,需要對消費稅制度進行改革完善。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消費稅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調整消費稅征收范圍、環節、稅率,把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及部分高檔消費品納入征收范圍”。本次調整成品油等部分產品消費稅政策,是我國改革和完善消費稅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
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后,國家將在保障民生的同時,積極發揮價格機制的市場調節作用,繼續落實和完善對部分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的補貼政策,支持相關行業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穩定。
?
相關鏈接:
國際油價暴跌10%至每桶66美元水平 為五年新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