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21年的中國存款保險制度以條例形式由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在中國政府法制網發布征求意見稿,這引發了諸多外媒的肯定和稱贊。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2月1日報道,中國周日發布了《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朝著振興面臨風險的銀行業邁出了重要一步。這個外界期待已久的舉措,旨在更好的約束銀行業及其客戶。
中國國務院周日發布的《征求意見稿》顯示,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合81,000美元),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提出意見的截止期為2014年12月30日。
與其他主要經濟體不同,中國沒有存款保險制度。多年來,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銀行和投資界一直都認為當銀行業發生危機,政府會施以援手。
《華爾街日報》文章指出,中國圍繞存款保險制度的討論斷斷續續持續了二十年。近幾個月中國主席習近平反復承諾將實施一系列改革來使中國經濟增長更可持續,這也令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變得更加緊迫。存款保險被視為實施另一個更為艱難的改革前的關鍵一步,即放開政府對存款利率的控制的改革。
《華爾街日報》文章還認為,若不實行存款保險制度,如果銀行大幅上調存款利率來吸引儲戶,而后在支付利息時陷入困境,那么儲戶可能會遭受巨大損失。存款保險制度會使銀行在競相吸儲之際不必擔心客戶儲蓄所面臨的風險,并可能向中國大型銀行發起挑戰,為銀行系統引入更多以市場為基礎的原則。
英國路透社也同時發表評論稱,中國的存款保險制度終于在千呼萬喚中揭開了最后的面紗。在醞釀20年后,這一計劃在中國深化經濟改革的背景下終于被提上了議程,而這將為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路透社文章表示,根據中國官方媒體的消息,存款保險制度或將于2015年初正式生效,預計這一制度將會覆蓋中國99.63%的儲戶。這正是中國為了實現利率市場化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之一。
彭博社發文表示,作為亞洲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沒有存款保險制度的國家,相關制度出臺將為中國下一步解除利率管制掃清障礙,這是中國加快金融市場化改革的重要進展,它首次明確了問題銀行的退出機制,有利于逐步打破國家隱性金融擔保。
美國道瓊斯通訊社發表文章稱,通過建立外界期待已久的銀行存款保險制度,將使銀行業具有更加規范的風險承擔機制,為銀行通過自定利率自由爭取儲戶鋪平了道路,并為中國金融穩定提供更好的保護。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