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發表演講。新華社記者殷博古攝
徐?倩
一個是互聯網的創造者和網絡強國,一個是互聯網的后起之秀和新興大國;一個擁有互聯網最先鋒的技術和創新能力,不斷刷新全球的認知;一個擁有互聯網最龐大的用戶和發展潛力,帶給網絡未來更多想象。當中美揚起信任的風帆,互聯網海洋將會呈現怎樣的風景?
2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的第七屆中美互聯網論壇,讓我們看到中美正在規劃和共同描繪這樣的風景。被網民稱為中國互聯網“大總管”的中國網信辦主任魯煒,先后在論壇和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演講,呼吁中美在“溝通中互信,合作中共贏”。
全球化發展到今天,中美在經濟領域,往來極為密切,共同利益諸多,往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同樣,在網絡空間,中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摩擦、有分歧,但更多的是合作的意愿和發展的潛力。
中國有6億網民的龐大市場,還有7億網民尚未實現上網的夢想。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公認最大的智能設備、互聯網、云服務市場。這是一個讓誰也無法忽視的事實。同時,手機智能化、汽車智能化、可穿戴設備可能成為你我時尚,“萬物聯網”的前景和趨勢,讓全球任何一個互聯網企業,都會怦然心動、欲罷不能。
面對這樣的趨勢,美國互聯網企業前赴后繼,紛紛涌入中國市場。許多美國知名互聯網企業在華享有巨額收益,高通公司一半利潤來自中國,蘋果設備新增用戶一半來自中國,美國有近千家投資基金把中國作為重點……美國企業興衰、經濟景氣與中國市場緊緊相連。
同樣,美國也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境外上市的主要目的地,中國互聯網企業在美上市近50家,總市值近5000億美元,美國股民分享了中國互聯網市場快速發展的紅利。
一個個鮮活的實例告訴我們,中美在互聯網領域已成為命運共同體、利益攸關方。中國巨大的人口紅利,快速發展的經濟便車,歡迎美國互聯網企業來搭乘;中國企業也希望進入美國市場,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尋找更多的投融資渠道,向互聯網帝國取經。
中美網絡合作的前景,正如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新華網董事長兼總裁田舒斌所說,“有著巨大的想象和機會空間”。
然而,和中美關系一樣,中美網絡關系也存在分歧、時有摩擦。魯煒說,深度融合,因為充滿信心;存在分歧,說明缺乏信任。有信心,卻缺信任,這是當前中美網絡關系中躲不開、繞不過的問題。
信任是朋友間開啟心靈的鑰匙。對于如何用這把鑰匙,開啟中美互聯網業界合作信任的大門,魯煒明確給出了中國的答案:“彼此欣賞而不是互相否定,互相尊重而不是對立指責,共享共治而不是獨善其身,溝通互信而不是相互猜疑,合作共贏而不是零和博弈。”
這五點精辟準確,入情入理,是中國伙伴對20年中美網絡關系的深度思考,也是對當今大時代潮流的精準把握,更是點亮了中美未來合作之路。
太平洋足夠大,能夠容得下中美兩國;互聯網的海洋也足夠大,需要中美揚起信任的風帆,順勢而為,相向而行,同遏風浪,共建未來。??
?
相關鏈接:
魯煒邀美國大學生訪華 施展“互聯網外交”魅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