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邁縣縣長吉兆民對兩年來省會經濟圈工作情況作總結。
海口網12月5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媛 實習生 任廷 胡振興攝影報道)在5日召開的海南省會經濟圈2014年度論壇上,作為上一屆論壇舉辦地點負責人,澄邁縣縣長吉兆民對兩年來省會經濟圈工作情況作了總結。
前三季度瓊北9市縣生產總值達1667.8億元
2013年省會經濟圈論壇會議后,瓊北9市縣基礎設施、公共事業、文體旅游、教育衛生、社會治安、環境治理等方面合作取得新的成果。2014年1-9月,瓊北9市縣區實現生產總值1667.8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68%;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76.7億元,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55.5%;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增速排名前五位市縣中,省會經濟圈單位占據四席,省會經濟圈內各市縣整體實力不斷增強。
基本完成3個省會經濟圈專項規劃
一年來,各市縣區堅持規劃先行,注重與周邊市縣規劃編制的統籌對接。目前,省會經濟圈產業規劃、南渡江流域生態保護和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瓊北旅游規劃3個省會經濟圈專項規劃已基本完成;各市縣進一步健全規劃體系,以規劃引領區域科學可持續發展。如澄邁縣已完成了《澄邁縣城鄉總體規劃(2013——2030)》等51項規劃編制,實現了縣域規劃全覆蓋。
9市縣整合資源 做強瓊北旅游
瓊北旅游作為省會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門,9市縣區積極整合資源,捆綁打包,盤活瓊北旅游市場,逐漸改變了海南“南熱北冷”的旅游格局,跨入南北“南熱北暖”的新階段。據統計,2013年,瓊北9市縣區全年旅游接待人數1688.73萬人次,占全省45.9%。2014年1-9月,全省共接待過夜人數2801萬人次,瓊北地區共接待1275.4萬人次,占全省的45.46%。
瓊北一小時交通圈基本成型
交通等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互通共融發展的前提。吉兆民介紹,目前澄邁交通基礎建設共開工建設23個項目,其中公路項目15個,建設總里程128.8公里。海屯高速公路、洋浦大橋建成通車,海文高速公路改建工程已完工,定海大橋、屯昌至瓊中高速公路建設進展順利,萬寧至儋州高速公路、文昌至瓊海高速公路正加緊開展前期工作,瓊海加速啟動瓊海博鰲機場工程。瓊北一小時交通圈和生活圈初具規模。如澄邁老城經濟開發區至海口開通了兩路公交車,工作在老城、生活在海口已成為現實。
區域聯合 攜手共推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在區域醫療、教育、聯合執法方面,海口市發揮省會城市的優勢,聯合各市縣的急救隊伍,在調度指揮、人才隊伍、物資儲備、急救醫學培訓和科研、醫療質量控制、宣傳等方面展開合作,初步建立起一個瓊北地區院前急救網絡平臺。派出多名教師到澄邁、臨高等多地進行為期一學期的掛職服務,并邀請各市縣教師到海口各中小學進行跟班學習。此外,海口市公安局與儋州、文昌、瓊海、定安、屯昌、澄邁、臨高和洋浦經濟開發區公安機關開展警務合作,共同建立常態、共享、聯動、共贏的“7+1”區域警務合作機制。
對于2015年省會經濟圈的發展,吉兆民建議,2015年,瓊北9市縣區應從經濟圈整體利益出發,避免產業同質化,減少區域內部的競爭,按照大體一致的標準改善軟硬件環境,實現區域內的共同共融發展。應重點推進圈內市縣區交通互聯互通建設,以交通的連通加快圈內經濟社會全面共融發展,積極推動瓊海到洋浦濱海旅游公路實質性工作。應進一步定期進行區域規劃、政策及重大合作項目的協調,加快區域一體化利益共創共享機制建設,加強區域市場監管和準入標準等方面的對接。省會經濟圈辦要積極協調省編委,成立省會經濟圈辦的獨立協調機構,專門對接和協調省會經濟圈各項經濟活動等。
?
?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