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在全國范圍內實施自學自考改革。
海口網12月8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祝勇)公安部副部長黃明11月24日表示,將在全國范圍內實施自學自考改革,進行自學自考的學員可繞過駕校學車和考試。對于這一時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海口市運管、交警部門表示,目前尚沒有收到放開駕照自學自考的通知,具體實施還需時日。不過已有或未有駕照者與相關部門一個觀點達到一致:預計放開自學自考后,駕照考試將更嚴格。
贊成:
學車選擇應自由
我國現今暫無法律規定考駕照必須經過駕校培訓,然而目前駕駛員培訓考試制度,均是由駕校代理學員進行申報。近期以來,海南的網絡媒體集中曝光了海口駕培市場教練員“敲詐勒索”學員,代學員刷“學時卡”等亂象。買煙、塞紅包給教練才能保證學車時間,練車考試請教練吃飯,有過駕考經歷的人或許都非常無奈。
近幾年來,我省駕駛人培訓需求成倍增長。目前海口多數駕校由于招生火爆,在集中安排預約考試時間上,往往因名額限制、檔期排滿,使得廣大學員“等待考試白了頭”,短則三個月,長則一年半載以上。據省道路運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安部91號令實施后,隨著考試項目的增加和考試程序的完善,駕駛人考試的一次性通過率大大降低。另外,由于考試場地資源嚴重不足,難以滿足廣大學員駕考需求,學員學車排期長、考試拿證難,大量學員積壓已成為我省駕駛員培訓行業的一個突出問題。2011年底,全省57家駕校科目二待考人數已高達15萬多人,要2至3年才可以消化完。
市民張雅莉說,相對于“駕考合一”制度,“直考模式”更能與國際接軌,政府不干涉公民的學車方式,公民自由選擇駕校,或者聘請私人教練,更加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政府應當讓市場發揮功能,讓市民多幾項選擇,這樣會促使駕校在競爭的大環境下更好地服務市民。
市民錢早成持同樣的觀點,他說,現有的駕培機構無法消化民眾的培訓需求,但是私人培訓又不被準許,資源供應與需求之間相當緊張。在這種格局下,參與培訓者很難與駕校平等議價。錢早成說:“駕培駕考捆綁多年,駕考當然不可能一下子敞開大門迎接自學者。目前允許自學者申請報考的地方,申請人數也有嚴格指標限制。但即便駕考不能向自學者完全開放,將駕培市場放開總可以吧?即便駕培市場短時間也無法完全開放,分步放開、適度引入民間力量總可以吧?”
準備在海口考駕照的杜德銘,戶口在內地,他詢問了多家海口駕校,得知外地戶口需要交付更多培訓費。他認為,如果通過改革打破約考難,是不是也應該考慮取消戶籍限制,為更多外地學員提供考試機會?
反對:
自學駕駛風險大
有人認為,私人行為的駕駛教練,不論對公共安全,還是對學駕者,風險都是極大的。私人教練與自學駕駛如果被允許,一旦蔓延開來,必然會成為社會安全隱患。然而,不論是道交法實施條例,還是交通運輸行政部門對駕駛培訓的管理法規,既沒有明確禁止私人教授駕駛,一些概念上也比較含糊。對駕駛培訓行業進行的資格管理,原則上說,應只適用于駕駛培訓機構,與私人教授行為在制度上不存在沖突。車管所拒絕個人申請考駕照而引發的訴訟,勝訴敗訴案例都有,足以證明,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上并不明確。
“從道理上說,自學駕駛是不合理的。”家住海甸島的蘇曉漁說,首先,會開車與教人學開車并不是一個概念,教練者必須經過進一步的培訓并取得資質。其次,教練車必須達到相應要求和標準,應是一種專用車輛。再者,對“在道路上學習駕駛”有特定要求。有必要對涉及駕駛培訓方面的法律法規作出完善,消除相關規定上的模糊性問題。他傾向于禁止私人教授駕駛,也反對放開駕培市場。“駕駛培訓雖說技術含量并不很高,但公眾安全事大,所以,對駕駛培訓行業的政府管理是有必要的,一旦放開、松散開來,安全教育、管理以及保險等問題上就可能出現混亂,于公共利益不利。”
“走自考駕照路子的駕駛者能保證行車安全嗎?恐怕沒人敢打包票。”市民馬紹明也是自學駕駛的反對者之一。他說,駕校的存在,不僅有其合理合法性,還有嚴格的管理,科學的培訓系統,不論怎么看,恐怕都是進駕校培訓比不進駕校培訓的要好。
影響:
推動駕培市場化
海南金盤駕校負責人表示,自學者仍要依托駕校,自學自考放開對駕校影響不會太大。市民可以自學的前提是,教練車和學車路線以及沿途安全要有保障。但是目前,駕校出租教練車的可能性很小,自學者也不太可能自己購買教練車。
“就C1駕照來說,場內五項考試(倒樁、半坡起步、直角轉彎、側方位停車及曲線行駛)培訓,普通市民很難找到專業場地練習,更別提16項必考的大型車輛駕照培訓了。除了培訓設施上的限制外,根據相關規定,雖然個人可以申報教練員資格證考試,但教練車則必須由駕校統一申報入戶,且駕校的教練車是不能外租的。如果學員找私家車培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就不得不考慮是否合法的問題。”海口市交通運輸管理處駕培科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市民學車,需要通過駕校委派教練進行教學,而且在駕校建設的場地上進行駕照考試科目的培訓。按照公安部的說法,往后市民可以選擇自學的方式進行駕駛培訓,但對于如何教學、如何陪練等,尚無具體細則出臺。在方案未出臺前,仍按照原有的模式組織駕考。
“即使放開自學,學員也要面臨去找教練車的問題,交管部門不可能讓學員拿著私家車去學開車。”海口順達駕校負責人認為,往后即使實現了自學自考,駕校的功能也會向提供私人教練、租賃場地、代理報名等職能方向轉變。即減少了駕校的責任,也讓駕培市場充分市場化,市民少了怨言,駕校反而樂見措施的出臺。
“影響肯定有,到時候學員選擇的途徑多了,自然對培訓質量和服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爭搶學員資源過程中,沒有實力的小駕校肯定會被淘汰,而上規模的可能會做得更大。”這位負責人說,如果生源變得有限,現在駕考培訓的賣方市場將變成買方市場,那么駕校之間不僅要拼場地設施等硬實力,還將對比教學服務等軟實力,提前走上規范化的駕校,必定會在這輪改革中勝出。
目前海口共有20所駕校,如果自學自考改革成真,必然有很大一部分駕校面臨生源短缺、無法經營的困境,轉型為練習場地租賃或將是另一個出路。海口市駕培協會會長陳文杰說,駕照自學自考涉及多個部門和相關法律,改動需要時日,如果一旦成真,將對駕考培訓行業產生巨大影響,現在各駕校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現狀或將改善,將推進駕培市場的透明化、公正化、規范化。
結果:
自學容易考過難
不管怎么改革,最終還是要通過一定考核才能取得駕照,那么考核標準必須是規范化和流程化,即便有些學員可以自學,但沒有通過圍繞考試大綱的系統化培訓,在考場上未必能過。
目前駕考從科目一到科目四中,理論考試占比最大,其次,學員在場地練習投入精力較多,真正適應路面行駛的路考占比最小。海口市運管處駕培科相關負責人說:“說來說去還是要考試才能拿照,那么咋考還是教練最熟悉,你找個熟人能教怎么開車,但是跟交規有關的要求,未必都能了解,所以自學容易考過難。”
“我們更多的是考慮教練資質以及培訓安全問題。”海口一駕校負責人說,機動車培訓包括理論和路考等多個方面,不是說知道怎么啟動、剎車就行了,更關鍵的是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行車的意識。“斑馬線減速、轉彎讓直行等,都是必須要掌握的基本知識。”該負責人說,專業的駕培機構是在理論培訓合格的基礎上,專業教練經過判斷才會讓學員開始學車。
另外,按照目前的管理要求,機動車教練員必須持證上崗,如果市民自己找人培訓,一旦發生事故責任將難以理清。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若在道路上學習駕駛,應按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路線、時間進行。學習機動車駕駛技能應使用教練車,在教練員隨車指導下進行。這就說明用其他車輛學習駕駛,或者沒有教練員的情況下學車屬于“無證駕駛”,是違法行為。
海口市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目前駕駛員培訓考試制度,均是由駕校代理學員進行申報,為了不產生“馬路殺手”,估計到時駕考將會更加嚴格,更加符合實際行車的規律。
“國外考駕照,最主要是看真正上路時駕駛員的基本駕駛素質如何,理論是支撐,實踐是關鍵,畢竟學車最終還是要上路開車。”有著十多年開出租車經驗的老司機孫智志說,應該加重路考占比,將駕駛員真正適應路面各種突發事件作為實際考核內容進行強制要求。
延伸閱讀
瑞典:瑞典是國際上對學車要求最嚴格的國家,學車有自學和駕校學習兩種方式。其中,對于自學者,他們的家人可以申請教練證然后教其學車。不過,這種方式的學車考試通過率很低,因為他們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相比之下,駕校學車的考試通過率要高一些。
日本:日本學車,同樣也有自學和駕校學習兩種方式。學車人員在駕校學完過關,拿到“結業證”后,再接受安全駕駛知識考試、視力等測試后,就可以拿到駕照。如果是自學的話,要面對的是更為嚴格的考核。
美國(以加州為例):在加州考駕照的第一關也是“交規”考試,題目側重于考核學員的安全駕駛意識。“交規”考試過關后,可自行約“口碑”不錯的教練上路學車,不需通過駕校學習。學成之后可向“車管”部門約“路考”,考核通過頒發駕駛證。
新加坡:學員要經過基本、高級兩次理論考試,通過后取得臨時駕照,才有資格摸方向盤,通過率較低。教練和學員都是一對一,要學滿每節兩個小時至少25節課,才有機會參加路考。路考會被安排在交通相對繁忙地段,同車考官是新加坡當地交警,考官不但對于駕駛技術要求非常高,還會設置陷阱,如故意和學員聊天,如學員聊得投入,也會被判為不及格。
其他國家:各國的駕照考試風格各異,在法國,會考驗駕駛員如何快速找到車位;在德國,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識能為順利考取駕照加分;在英國,文明駕駛是考生的必要素質。雖然不同國家的考試要求各有不同,但共同的目的還是“安全”二字,為自己,也為他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