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培軍捐贈給海南省博物館的畫作。
參加開展的領導和嘉賓為畫展剪彩。
海口網12月10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鐘元韜 實習生胡振興攝影報道)10日上午,“正大氣象——劉培軍中國畫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展。據悉,這是劉培軍先生繼在法國、日本以及香港、北京、天津等國家和城市多次舉辦畫展后,首次在海南舉辦的畫展,展出的水墨寫實人物畫吸引了大批市民駐足欣賞。海南省政協副主席王應際,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海南省文聯名譽主席韓少功,臺灣文學藝術交流協會理事長陳萬好等多位領導和嘉賓應邀參加了開展儀式。
深入生活實踐 水墨線條勾勒生動故事
劉培軍原籍山東。1982年考入并就讀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師從劉文西教授。1986年本科畢業,獲藝術學士學位。2011年考入中國國家畫院劉大為工作室高研班,現為文化部中國畫藝術研究院院士、導師,人物畫創作院院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研班助理導師,中國國家畫院劉大為工作室專業畫家,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書畫交流分會理事,海南省瓊臺畫院院長。其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美展參展并獲大獎,出版有《中國畫名家作品集——劉培軍水墨人物》等多個作品集。
既接受過學院派嚴格訓練,具備了較強的造型能力,又掌握了傳統水墨技法。劉培軍應對不同的創作題材,會運用不同的表現手法。在大江南北,他都致力于關注生活中唯美純真的東西,尋找發掘生活中美的瞬間,其諸多作品反映出他的個性化和風格化的成熟。
扎根本土創作 挖掘海南獨特的沉淀題材
劉培軍在開展致辭上說:“我是一個新海南人,作為一名藝術家,我有責任和義務展現海南的風土人情。”他希望通過這次展覽,來對自己的藝術作一次檢驗。他說,不斷地總結,才能更好地前行,也能走得更遠,將通過自己手中的畫筆更好地為社會作一些貢獻。
“海南有許多沉淀的題材可以挖掘,例如紅色娘子軍,黎族、苗族的生活以及一些歷史題材。”劉培軍表示,海南有不少優秀的畫家,對于人物刻畫更需要畫家們扎根本土,行成獨特的風格。而自己將繼續擔當宣傳海南的使命,用優秀的畫作謳歌海南的真善美。
作品《血色青春》 每一道皺紋都是一個故事
此次展覽展出了劉培軍近十年時間,在海南、云南、貴州、山西、陜西、河南、甘肅、西藏、山東、湖南等地寫生和藝術創作的80余幅人物畫作品。其中《鴨過無聲》獲海南省首屆藝術大展金獎,表現了苗族黎族百姓的生活場景,表現紅色娘子軍歷經的艱難歲月的作品《血色青春——共和國記憶》前聚集了大量的人氣,據了解,該作品入選了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為了創作出該作品,劉培軍深入瓊海當地,觀察和體驗老兵的生活。“她們都是80、90多歲高齡的老婆婆了,她們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人民,從她們的眼里我看到了軍人的剛毅,我感覺每一個皺紋和線條都是故事。”劉培軍說到。
此次展覽作品,畫幅大者有近三米長寬,小幅及至四尺斗方不等,每幅作品都顯示出深厚的藝術功底,展現出人物真實的生活狀態。觀看其人物畫,如沐春風,既能看到亞熱帶風光下的溫柔女性充滿靈性的美,又能感受到“西北風”的粗獷豪放。
據了解,此次展覽由省文聯、省臺辦和省美協聯合主辦,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海南省瓊臺畫院聯合承辦。展期五天,至12月14日結束,感興趣的市民可前往省博物館參觀欣賞。
市民可免費領取劉培軍先生的畫冊一份。
劉培軍為畫展現場的熱心市民簽名留念。
作品《福興樓記事》。
兩位女生正在欣賞畫作。
作品《血色青春—共和國記憶》吸引了大量的關注。
?
相關鏈接:
“壯美海南”畫展椰城開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