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男與商人勾肩搭背警示我們:權力與金錢勾連,必定導致腐敗。不管權錢交易演變出多少花樣,披上多么合法的外衣,在法紀面前不過是欲蓋彌彰。面對名目繁多的金錢誘惑,領導干部任何時候都不能心存僥幸,打法律的“擦邊球”;任何時候都不能自我麻痹,讓別有用心的人乘虛而入;任何時候都不能自欺欺人,與人“方便”的同時為自己挖下陷阱。
完善體制強化監督的反思
沉痛的教訓,促使我們對一些體制機制制度問題,特別是對權力監督問題進行反思,以期通過深化改革、健全體制機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權力,一旦失去監督,猶如脫韁的野馬,一發不可收拾。劉鐵男腐敗案的發生,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價值淪陷和無盡貪欲,也折射出權力制約與監督問題。而監督的缺位,又與現行行政管理體制下權力集中、審批事項多、自由裁量權大等問題密切相關。
劉鐵男工作過的國家發改委,是我國進行宏觀調控的關鍵部門,掌握著項目審批、資源配置、政策規劃、定調價費等多方面權力。因為這些權力事關地方經濟和企業的發展,因而權力部門、連同執掌權力的關鍵崗位人員成為地方政府、企業攀附的對象。
“有些地方、企業對審批項目十分看重。什么時候批,能不能批,早批還是晚批,都深刻影響著地方和企業利益。”國家能源局工作人員說出了其中之所以被追捧的原因。
以化工項目為例,“別的企業項目先期獲得發改委審批,意味著先期占領市場并先產生效益,等你的企業幾年以后按部就班審批下來,往往已經失去市場的最佳機遇,再投產就有可能導致產能過剩,甚至投產之日便是虧本之時。”一位化工企業管理人員向記者道出了項目早審批與晚審批的巨大利益差別。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但這并非意味著取消或忽視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在國家發改委,通過行政審批適度控制項目建設節奏、速度及規模,可起到控制總量平衡、抑制產能過剩的作用,從而推動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然而,審批與否、審批快慢、審批多少的自由裁量權較大,權力一旦失去監督,運行失去制度規范,極容易發生權錢交易。
個人自由裁量的空間究竟在哪里?“從程序上看,所有審批項目要出發改委的大門,必須符合程序,上報的要件要齊備,還要經過發改委主任辦公會通過。”發改委工作人員認為,即使經過了這些既定程序,有時也難以發現項目審批背后暗藏的腐敗。
何況,劉鐵男從科員做起,直至最后提升為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能源局局長——在發改委系統深耕30年,對多個領域工作都很熟悉,這使他能夠發現并利用制度的漏洞為自己謀利。
國家發改委在對劉鐵男案進行剖析時,深刻指出了自身在權力運行和監督中存在的問題:權力行使不夠公開透明,對外項目審批各個環節不公開、不透明,缺乏社會監督,對內科學民主決策發揮不夠。監督乏力,缺乏有效平臺和載體,監督脫離業務,游離于權力運行之外,且形式落后,多以事后監督為主,僅看流程和形式難以發現項目審批背后的權錢交易。
為此,國家發改委黨組表示,要通過查找體制機制和工作制度、干部教育管理和監督等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健全制度、完善機制、改進作風,把廉政風險防控體系筑牢做扎實。駐國家發改委紀檢組表示,將督促加強過程監管,實現項目審批、政府定價、債券發行、資源配置等行政審批事項的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在技術層面,將電子監察系統嵌入電子政務平臺,對重點崗位、高風險崗位權力運行實行網上留痕,實施同步監督與可追溯監督。
劉鐵男案還暴露出制度執行力不強的問題。包括《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在內的制度規定,早就明令禁止黨員領導干部利用其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為子女、配偶謀取利益,特別是禁止在本人管轄的業務范圍內允許子女、配偶從事可能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的經商、辦企業等活動。然而,如何將制度真正落到實處,防止其成為“紙老虎”和“稻草人”,仍將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央紀委專案組人員認為,劉鐵男案件同樣對反腐敗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驗。新形勢下,腐敗問題已由淺層次的本人直接受賄,轉型為更深層次的利益沖突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從傳統的辦案思維中跳躍出來,在關注傳統直接受賄形式的同時,要以寬廣的思維,透過子女、親屬經商謀利問題的表象,洞察官員濫權貪腐的實質。”專案組人員認為,發揮查辦案件的震懾作用,要加大對非法所得和不正當利益的追繳力度,在實現查辦案件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紀效果的同時,還要凸顯經濟效果,真正實現“讓腐敗分子政治上身敗名裂,經濟上傾家蕩產,思想上追悔莫及”。
劉鐵男案件的查處,對于當下正在深入推進的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具有極強的啟示意義。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形勢下,隨著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建設,反腐敗體制機制的創新和完善,腐敗的空間將會越來越多地受到擠壓。
劉鐵男腐敗案件警示我們:劉鐵男的悲劇不僅屬于他個人和家庭,更對黨和國家及社會造成傷害。他從一名普通的工人成長為黨的高級干部,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組織的培養與信任,他本應全心全意為黨工作、為國家盡責,但卻淪為人民的罪人,也讓組織付出了沉痛的代價。劉鐵男案對黨的危害更在于,破壞了黨員干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破壞了政府的公信力。據此,我們除了對劉鐵男案暴露的問題進行反思和修正外,還應引以為戒,時時檢省自身,帶頭廉潔從政,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
?
相關鏈接:
劉鐵男之子廣汽集團“掛名領薪” 月薪2萬從不上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