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眾議院大選即將接近尾聲,在野黨對“安倍經濟學”的批判仍在繼續。但日本多家媒體機構的調查顯示,從目前情況分析,14日舉行的選舉投票上,首相安倍晉三執掌的自民黨有望獲得多數議席。
“所謂大選,就是在一群不像樣的人當中選出一個最像樣的人的過程。”一位資深的日本媒體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若不出意外,安倍將通過眾議院選舉的這場“考試”,未來還將面臨地方統一選舉及自民黨總裁選舉。
據日本《朝日新聞》12月11日報道,針對眾議院選舉的中期形勢,朝日新聞社于本月6日到9日以295個小選區的13萬選民為對象展開電話調查,并依據全國采訪網絡的信息,調查了比例選區的選舉形勢。
依據本次調查,在475個競選議席中,目前自民黨可單獨獲得300以上的議席,與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合計可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議席。最大的在野黨民主黨的議席或難以過百,但可增長到70多個,維新黨很可能低于30個議席,次世代黨議席或減至個位數,共產黨議席或實現倍增。
在調查中,沒有表明投票態度的選民在小選舉區和比例選區均為4成左右,因此以上調查結果有可能發生變動。70%的受訪者表示“一定會去投票”,這低于2012年眾議院大選中期調查時的76%。但據預測,實際投票率將為55%左右,或創二戰后最低。
有媒體報道指出,投票率越低,安倍就越有機會。日本經濟雜志《鉆石周刊》編輯記者們在談論日本選舉制度的時候發現:盡管“安倍經濟學”并未取得像樣的經濟成果,但本次選舉如果繼續出現投票率很低的情況,自民黨便會獲得較高的選票。
這或許是安倍事先預想到的局面,就像在11月,他“出乎意料”地宣布解散眾議院重新舉行大選,表面上將他的“安倍經濟學”成果問信于民,實際上想趁在野黨尚未真正形成聯手對抗自民黨的態勢之前,發動“突然襲擊”,有利于確保自民黨的勝算。
而觸發這一切的直接原因,便是日本11月中旬公布的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相關數據——連續兩個季度呈現負增長,“安倍經濟學”遭到了在野黨的猛烈批判。安倍因此推遲了提高消費稅的計劃,隨后內閣支持率也首次出現了不支持率超過支持率的情況。
在12月10日,安倍政府去年底制定的《特定秘密保護法》開始正式實施。不少日本媒體和民眾指責其是“威脅日本民眾知情權”和“改變日本國家本質”的法律,要求廢止該法的抗議聲此起彼伏。但日本《每日新聞》指出,民眾更關注于醫療、子女養育、保險金等與自身息息相關的領域,因此預計不會對大選產生重大影響。
分析人士表示,2013年,《特定秘密保護法》法案在日本議會“強行表決”通過,是保守主義政治家對議會“多數主義”的又一次濫用,而不是國民意見得到反映的結果。據了解,眾議院是日本議會兩院中權力更大的一個,因為首相是由眾議院選出的。此外,眾議院還可以在參議院不批準的情況下依然通過預算案。
“在野黨勢力過于薄弱。就像《特定秘密保護法》未經充分討論就在議會通過那樣,政府今后可能還將制定限制日本人自由的法律。英國有著強大的在野黨,能夠制衡政府的過度行為。”英國前駐日大使休·科塔齊(Hugh Cortazzi)近日在接受共同社采訪時指出,《特定秘密保護法》等幾項政策非常讓人擔憂,就像日本政府二戰前的所作所為。
對于勢必想拿下本次眾議院選舉的自民黨來講,一方面正積極參與日本各地的“拉票大戰”;另一方面,自民黨在眾議院解散的前一天曾向東京各電視臺發出文件,要求其在選舉期間的報道確保公平性,妥善安排參演人員、討論主題等節目內容。這被認為是對報道自由的不當介入和施壓。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因“安倍經濟學”不確定性,在12月初下調了日本的評級。另一著名評級機構惠譽(Fitch)預計明年初或下調日本債信評級。“安倍經濟學”將接受更為殘酷的考驗。
?
相關鏈接:
日媒:奧巴馬曾強烈要求安倍努力修復日韓關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