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破解未成年人監護權干預難題的意見有望近期出臺
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張世峰12日表示,民政部已與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聯合制定了關于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意見有望于近期出臺,破解監護權剝奪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張世峰是在12日在京舉行的“另一種未來——中國兒童福利和兒童保護制度建設論壇”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近年來,南京餓死女童事件等監護人嚴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問題時有發生,不斷挑戰社會道德底線。相關專家表示,現行法律中關于未成年人監護的規定相對籠統,可操作性不強,且措施較為柔性,難以發揮作用。此外,監護人如果屢教不改,很少能進入司法程序,被剝奪監護權的案例更是少見。
據介紹,為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制度,從2013年5月至今,民政部已在全國98個地區開展了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工作,力求建立監測、預防、報告、轉介、處置“五位一體”的聯動反應機制,推動構建以家庭監護干預為核心的新型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制度。
張世峰表示,民政部門在未成年人監護方面具有兜底責任。在監護權問題上,民政部門首先要做好對監護的監督、支持、指導和干預;對于監護人嚴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問題,則要依法對監護權進行剝奪,包括強制剝奪和監護人自愿放棄。
“解決未成年人保護問題的關鍵,是緊緊圍繞監護權問題,樹立國家監護的理念。對拒不履行監護責任、嚴重傷害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行政干預的核心就是通過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剝奪監護人的監護權。”張世峰說,剝奪監護權并不是為了剝奪親權,而是通過法律底線的設置,對類似行為形成震懾作用。
“另一種未來——中國兒童福利和兒童保護制度建設論壇”由中國兒童福利和收養中心、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家庭與兒童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主辦。(記者黃小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