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路通到家門口,小洋樓矗立在鸚哥嶺南麓半山腰,路燈、文化室、籃球場、鄉村大舞臺等設施一應俱全?!皼]有政府興邊富民行動資金的大力支持,我們村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新面貌。”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運鄉便文村村民王業才昨天對記者說。
便文村地處鸚哥嶺國家森林保護區范圍內,既是革命老區,又是有名的貧困村。為了幫助便文村脫貧致富,2011年,省政府將該村作為省民宗委的定點幫扶村,瓊中將便文村列入整村改造、整村推進、建設美麗鄉村計劃。
“我們累計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和興邊富民行動資金611萬元,給便文村修路、改廁、拉水等,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另外,培育了種桑養蠶、蜜蜂養殖等一批特色產業項目?!笔∶褡谖饕撠熑烁嬖V記者。
便文村的變遷是興邊富民行動資金發揮撬動作用的一個縮影。2011年至2014年,中央財政下達我省興邊富民行動資金3.18億元,在陵水黎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6個民族自治縣安排基礎設施、特色經濟產業、社會事業等380個建設項目,加快了民族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
“2011年以來,6個民族自治縣充分利用國家興邊富民資金,共修建鄉村道路112.51公里,涵洞49個,建設小型橋梁12座,解決了8.7萬人行路難、2.5萬人飲水難問題。”省政府副省長陳志榮介紹,在中央興邊富民行動等財政扶持資金的帶動下,我省民族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2013年,全省民族地區固定資產投資1041.9億元,同比增長25.2%,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6個民族自治縣堅持從實際出發,立足豐富的熱帶自然資源優勢,把興邊富民行動資金投入到特色優勢產業項目,探索并推動民族特色產業的發展。陵水重點發展熱帶水果和大棚瓜菜種植,在3個鄉鎮引導145戶農戶種植圣女果,形成了“一縣一品”的規模效應;保亭重點扶持毛感鄉四棱豆種植,使之成為該縣的“菜籃子工程”支柱產業;白沙扶持群眾發展竹筍產業和姜茶加工業,使少數民族群眾增加了新的創收途徑。這些特色優勢產業項目社會輻射帶動性強,市場前景廣闊,瓊中綠橙、樂東香蕉、昌江芒果和白沙綠茶等已經成為全國聞名的綠色農業品牌。
延伸閱讀
興邊富民行動,是1999年由國家民委聯合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倡議發起的一項邊境建設工程,宗旨是振興邊境、富裕邊民。通過加大對邊境地區的投入和對廣大邊民的幫扶,使邊境地區盡快發展起來,邊民盡早富裕起來,在發展中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感情和加強各民族大團結,最終達到富民、興邊、強國、睦鄰的目的。
2011年,國務院批準我省6個民族自治縣納入興邊富民行動政策扶持范圍。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