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這兩天,一段網絡視頻受到不少人的關注。在四川的一個村莊,村民們開會在聯名信上簽字按手印,要求一名感染艾滋病的兒童坤坤,離開村莊。聯合國駐華系統昨天發表聲明,對事件深表關注并呼吁人們終止對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歧視。但最新的報道說,寫“聯名信”驅逐坤坤的方式,是經過策劃形成的。
四川南充市西充縣李橋鄉書房埡村,村民在今年冬天的一個晚上開會。
騰訊拍客的這段視頻顯示,村主任宣讀的聯名信說,坤坤經過南充市和西充縣的醫療和疾控部門化驗,是經過母嬰傳播感染了艾滋病,對當地的群眾以及兒童造成了恐懼。通過召開群眾會議,大家一致要求有關部門進行隔離防治,離開這個村莊,使全村群眾以及兒童得到健康。
"他就說,傳染去了,那怎么辦?對當地的……"
面對鏡頭,有村民說,擔心村民,尤其是下一代被坤坤傳染,還有老人說,因為同情坤坤給他吃了東西,也會把碗扔掉:
村民:同情他吃掉,碗我就甩給他了。
村民們說,方圓幾公里的人,都希望坤坤離開,隔離治療。8歲的坤坤在場聽著大家的話,再看著聯名信上簽滿203個名字,按下203個紅色的指印,包括他的爺爺。這段視頻和相關報道引發社會反響。聯合國駐華系統也在昨天發表聲明,對事件深表關注并呼吁人們終止對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歧視。
聯合國電臺記者肖凡:聯合國駐華系統在聲明中指出,包括兒童在內的所有艾滋病毒感染者和受艾滋病影響的人都享有和其他的人一樣的權利,聲明強調羞辱和歧視不僅是抗擊艾滋病戰役中最大的敵人,也是阻礙艾滋病防治進展和終結艾滋病的最大障礙。因此,所有形勢和情境下的起事都是不可接受的,并且必須要停止。
而在昨天晚間,事件的進展又發生了變化。有媒體報道說,寫“聯名信”驅逐坤坤的方式,是最初拍攝視頻和報道此事的網站記者策劃形成的:
坤坤的爺爺介紹,坤坤出生之后不久,來自貴州的母親就離家出走,父親外出打工也多年沒有回家。2012年在玩耍的時候撞傷頭部,在治療化驗的時候才發現已經感染了艾滋病。他的父親從此跟家人失去聯系。坤坤沒有上學,現在只會從1數到50。坤坤的爺爺說,對著天和自己的良心,你的病已經成了定局,沒有辦法,父親不寄錢,只有我吃什么,你吃什么。坤坤的遭遇曾經被四川本地媒體報道,但是沒有引起太多關注。坤坤的爺爺對媒體說,今年12月初,有兩名記者找到他,建議通過寫“聯名信”的方式能達到更好的效果。鳳凰網和新京報的報道說,視頻拍攝者沒有正面回應是誰提出寫聯名信,但是也表示,“在言語上或許暗示過他爺爺寫聯名信”,承認在方式上欠妥當,不過完全出于好心,希望坤坤能夠引起關注。
此前,李橋鄉政府辦公室的謝先生也對中國之聲表示,村民們并不是真的要趕走坤坤:
謝先生:老百姓為了要在社會上立足,要生活學習,因為大的環境要困難一點點,他的病還有后期的治療,他們的意見就是要找一個好一點,生活條件和學習的環境,在這個地方有感情,我們這里民風還是很純樸的。
西充縣疾控中心的醫生王波介紹:
王波:我們以前也到村上對他們村民進行一個艾滋病宣傳,我們對他們消除恐慌情緒。
記者:但是是不是還是有一些人認識是不充足的?
王波:主要是這個兒童性格非常調皮,有攻擊他們的行為。
李橋鄉政府辦公室的謝先生說,坤坤的遭遇在網絡上受到關注之后,已經有人聯系他們,愿意提供幫助:
謝先生:有廣東、成都那邊,還是關懷。
坤坤受到關注了,不過這樣“策劃聯名信”的做法涉嫌編造新聞事實。然而,要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引起社會關注,又讓人對坤坤的處境感到心酸和無奈。當地政府和疾控部門回應說,會給坤坤提供免費治療,并且再次向當地群眾普及艾滋病相關知識,消除盲目恐慌:
西充縣疾控中心的醫生王波介紹,從2012年診斷坤坤感染艾滋病之后,就已經對他建立檔案、納入管理:
王波:我們每年對他進行一個回訪,了解他的一個發病情況,還有給他進行一個CD4細胞檢測。通過最近的這一次CD4細胞檢測,他現在已經符合看病治療標準,現在已經納入了看病的治療,全是免費的,免費治療,這個藥品是上面免費發下來的,治療是沒有問題的,這個藥品比較充足。
李橋鄉政府辦公室的謝先生說,坤坤的孤兒補助以往是每個月600元,今年要漲到一千多。他的爺爺奶奶也有最低生活保障金:
謝先生:他爺爺奶奶的,兩個人都有最低生活保障,他這一個月六百多吧,今年就漲到一千多。
西充縣疾控中心的醫生王波介紹,政府和疾控部門也再次到村子里去宣傳艾滋病的相關知識:
王波:這個事情發生之后,我們疾控中心的專業人員還到村上給村民寄了一個宣傳教育,發放了宣傳資料,給他們做一個培訓,等于差不多是一個宣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