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記者發現江西省高安市不少病死豬被豬販子長期收購,甚至包括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A類烈性傳染病的“5號病”(口蹄疫)死豬。某屠宰場老板介紹,他們的病死豬肉銷往廣東、湖南、重慶、河南、安徽、江蘇、山東等7省市,年銷售2000多萬元。那么,這些病死豬肉有沒有流入海南市場呢?記者昨日進行了跟蹤采訪,發現海口市場沒有出售病死豬肉。
記者調查海口市場沒有發現病死豬肉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海口青年路白龍綜合市場、海府一橫路的振興等農貿市場看到,這些市場賣豬肉的攤位前,全部是當天宰殺的新鮮豬肉,市場上沒有看到冷凍豬肉出售。
一自稱賣了10年豬肉的符先生告訴記者,他聽同行說,媒體報道江西的病死豬肉賣到廣東、湖南等省份,性質很惡劣。他告訴記者,他在市場上賣肉已經10年了,生豬的來源全部是在海口周邊市縣一些大的養豬場收購,也收購一部分農村散養的土豬,這些生豬全部是在政府指定的屠宰場宰殺后拉到市場上銷售的。
記者注意到,從全國各地以往查處案例來看,有不少商販低價收購死豬制成臘腸、肉丸等,銷往菜場和餐飲店,成為“舌尖上的危害”。有商戶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頭成年病死豬的收購成本一般僅為300元左右,經過屠宰再處理后,售出價格起碼翻倍,在賠本和賺錢之間,不少養殖戶選擇了后者。
那么,海口市場上出售的豬肉丸,會不會使用病死豬肉呢?隨后,記者對白龍市場上多家銷售肉丸的攤主進行了采訪,他(她)們均表示,豬肉丸的比例在他們銷售商品的份額中很小,他們采購的原料,來自農貿市場的新鮮豬肉,而且是在海南加工而成的,不可能為一點蠅頭小利損害市民的身體健康。
相關部門多路大軍圍追堵截病死豬肉
瓊山肉聯廠王廠長告訴記者,江西病死豬肉不可能流向海南市場,主要有兩點:一是海南市民吃豬肉一直喜歡現宰殺的新鮮豬肉,目前市場上幾乎全部銷售的是當天屠宰的生豬。二是屠宰場有嚴格的生豬屠宰規定,動檢部門實行24小時監督,規范檢疫證明出具和證章標志管理,堅決杜絕了只收費不檢疫等違規違紀行為。
海口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海口市加大了屠宰場的管理力度,生豬病死后,嚴格執行無害化處理,不讓一頭病死豬遭到亂丟棄或是流入本地市場。對檢查中發現或群眾舉報的注水肉、病害肉、劣質肉等問題豬肉及其制品,都會和其他部門進行聯合打擊,從而確保海口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海南生豬為什么能夠大量出島?業內人士分析,原因有兩個:一是“十一五”期間,我省畜牧業發展方式發生根本轉變,現代化規模養殖逐步替代傳統千家萬戶分散養殖,生豬年出欄量5年增長約1倍,達到740萬頭,保證自給后有大量剩余;二是海南無疫區建設,給畜牧業發展營造生態健康的環境,畜禽產品質量得到珠三角地區消費者認可。因此,目前海南市場上的豬肉,基本上來自本省的養殖場,外地活生豬進入本省需要嚴格的檢疫證明,況且病死豬肉進入更難。
?
相關鏈接:
江西病死豬流入7省市 肉販:搞定公安就沒事(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