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發展數字圖
海口網1月4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媛攝影報道)近年來,武漢市以“文化產業超倍增發展”為目標,以“推動文化和科技融合”為重點,在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的頂層設計、政策供給、項目帶動、園區建設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文化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
2012年9月,武漢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武漢首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武漢市文化產業振興計劃(2012—2016年)》,確立文化產業超倍增發展目標。提出文化產業發展“三城一環”空間布局,“三城”為武漢文化產業核心區,即漢口文化商貿城、武昌文化創意城、漢陽文化旅游城;“一環”為文化拓展區,即在個新城區重點發展文化休閑旅游、文化產品制造、文化物流等產業。《規劃》明確武漢市將重點發展創意設計、傳媒出版、文化旅游、網絡文化、動漫游戲、藝術品、演藝娛樂、現代會展等八大文化產業門類,并著力推進文化培育、文化產業升級、文化品牌建設、文化市場拓展、文化科技創新、文化項目推進、文化產業走出去、文化人才支撐八大工程。
推動文化產業的超倍增發展,武漢市加大政策支持。2012年,武漢市委、市政府出臺武漢首個綜合性文化產業政策——《武漢市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明確設立2億元的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內容涉及稅收優惠、投資融資、創新提升、土地供給、招商引資、人才培養引進等方面。
此外,財政支持也是一個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2013年起,武漢市設立運行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采取貼息、補助、獎勵等方式,支持文化產業發展。近兩年,市級財政已對動漫游戲、教育云、數字出版、廣播電視、文化演藝、文化旅游等領域15個重點文化產業78個項目給予了近4000萬元的資助扶持。
據了解,武漢以編制《武漢市文化產業振興計劃》為契機,策劃儲備重大文化產業項目91個,預計總投資超過2600億元。目前,投資100億元的武漢客廳、50億元的周大福(武漢)珠寶文化產業、20億元的雅圖中國光影城已投入使用。
截止2013年底,武漢全市已建成并運營文化產業園區21家,涵蓋出版發行、創意設計、動漫游戲、文化旅游等產業門類,聚集企業1631家,其中注冊資本1000萬以上企業76家。與此同時中國光谷創意產業基地、洪山南湖科技創意產業園、漢陽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在產業規模、發展特色、園區服務等方面逐步成熟,形成典型聚集效應。
2012年5月,武漢獲批首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按照中央精神,結合武漢實際,武漢市委宣傳部從工作機制、發展思路、政策配套、服務支撐等多方面入手,組織推動全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建立工作機制、明確發展目標、規劃空間布局、實施示范工程、培育園區企業和強化服務支撐。
?
?
相關鏈接:
武漢沙湖公園:讓市民參與公園管理的古典江南園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