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繳獲的部分銀行卡。圖片由鳳崗警方提供
詐騙程序
“我是稅務局的領導,明天上午到我單位來一趟,有事找你。”去年5月19日,鳳崗鎮發生一宗冒充領導詐騙案,一家工廠老板陳某被騙匯款10萬元。昨日下午,鳳崗警方介紹,經警方偵查,目前已經抓獲5名詐騙嫌疑人,其中,警方抓獲的一名轉賬核心中介,其一張銀行卡上半年收到銀行“流水”的金額達800多萬元。目前,警方核實了其中43宗,涉及廣東、河南、安徽和重慶等省市,案值400多萬元。檢方先期已將4名嫌疑人以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為由公訴,鳳崗警方根據案件線索仍然在進一步深挖偵辦中。
冒充領導詐騙牽出400多萬大案
去年5月19日前后,鳳崗鎮接連發生幾宗電話詐騙案。“有的冒充政法機關,有的冒充親朋好友,也有冒充領導進行電話詐騙,最多的一宗被騙10萬元,一家企業的老板陳先生匯款兩次后發現被騙。”鳳崗鎮公安分局110指揮中心民警介紹,接到報案后,鳳崗警方對幾宗涉案金額達到立案標準的案件展開調查。
據辦案的王警官介紹,警方根據匯款賬號,跟蹤到廣州一家銀行的A T M機,隨后根據多方面調查,最終在一家銀行A T M機前,將取款人莫某抓獲,并從他身上搜出300多張銀行卡,莫某本人并非匯款賬號的開戶人。而5月19日鳳崗一家企業老板陳先生所匯出的10萬元,早已經在第一時間被莫某轉入5張不同省份的銀行卡,隨后的調查證實,這些卡也都是盜用他人身份證開設的銀行卡,而這些銀行卡上的10萬元錢,早已經在不同省份的A T M機上被人取走。
根據莫某身上的線索,6月12日,辦案民警在廣東省茂名市麻崗鎮抓獲了轉賬核心中介朱某,并發現朱某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一張銀行卡上,收到的金額高達800多萬元。此外,根據莫某的交代,6月13日,另一組辦案民警在廣西桂林將涉案的3名轉賬中介抓獲。目前調查情況顯示,實施電話詐騙鳳崗企業老板陳先生的為一名廣東籍男子,但不知道真實姓名,還沒有抓獲歸案。
揭秘電話詐騙隱秘江湖
據辦案民警王警官介紹,至案件初步偵結,從朱某銀行賬戶半年800多萬“收入”流水中,專案組共核實了其中的43宗,案值400多萬元。其中,受到這個電話詐騙團伙的坑害,河南受騙3宗,安徽受騙1宗,重慶受騙1宗,廣東省內受騙38宗。珠三角地區中,廣州受騙的20宗案值200多萬;深圳受騙8宗案值70多萬;東莞受騙2宗案值37萬(企石一老板被騙27萬)。
盡管實施電話詐騙的嫌疑人沒有歸案,但從目前警方調查了解的情況,基本揭開了電話詐騙江湖的隱秘世界。“從現在了解的情況來看,實施電話詐騙的團伙現在已經分工很細,有專門實施電話詐騙的打電話人;有專門在后臺指揮轉賬的核心中介;有從不同銀行卡最終取現后匯款給核心中介的小中介;還有在全國各地負責幫助取現的取錢人。”王警官介紹,這些人常常相互都不認識,只是通過電話和外號溝通交流,甚至這個詐騙江湖內也十分講究“信用”,“取錢人收益為詐騙金額的2%;核心中介分成2%;分支中介分成2%;剩余大部分的詐騙所得最終將返還給實施電話詐騙的人。”王警官分析,從這個分配比例來看,實施電話詐騙的人數較多,“盡管成功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成功,通常都所獲不菲,這也是違法分子敢于以身試法的重要原因。”
[警方提醒]
遇到電話忽悠 先想辦法核實
分析這些受害人種類,辦案民警發現,受害人多數都為年齡偏大的男性,有一定經濟實力,而且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多數受害人在接到詐騙電話的時候,恰好正在找人辦事,有求于人。接到陌生電話號碼來電,對方還沒有表明身份,自己就已經主觀認為對方是自己需要求助的人,主動稱呼對方為某領導、某同學、某親戚,才給了對方可乘之機。“實施電話詐騙的人,經常都會利用當事人的各種心理,防止當事人去核實情況,比如:當事人賬戶異常涉及案件機密;冒充親友的說因嫖娼被抓,不想讓其他人知道,只要求盡快匯款;或者冒充領導的,當事人往往不方便去核實。”王警官說,說到底,只要當事人遇到這類電話時,想辦法去核實了,基本上就不會上當受騙。
?
?
相關鏈接:
溫州外貿老板詐騙6000萬潛逃柬埔寨 靠磨豆腐為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