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馬航MH370失聯家屬在煎熬中等待 賠償成敏感詞(圖)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5-01-14 09:28

      微信群里的表情

      楊榮最常留言的地方,是手機微信里的“配偶群”。

      失聯者家屬還聚在北京麗都飯店時,群就建起來了。楊榮被拉進群時只有20多個人,之后人越來越多,都以“XX的妻子”或“XXX的丈夫”命名。

      群里,妻子們居多,丈夫們占少數,48位“另一半”,從來沒人退過群。大家身處異地,靠網絡抱團取暖。

      “夢到老公給我打電話了,說他挺好,要回來了!好真實,我還跟自己說不是在做夢,可是醒來還是夢。”半夜里,楊榮在群里留言。

      第二天早上,她看見有人回復,“一定會回來的。”后面跟著一串雙手合十的圖案。

      回復是凌晨時分留下的。“白天晚上,不管什么時候發,群里都有人回。”看著那些半夜還在說話的家屬,楊榮知道,大家都睡不著。

      張宏杰在群里話不多,看著女人們傾訴“孩子病了”或“老人孤獨”時,他偶爾會發些頭像表情,來代替語言。“太太們比先生們難熬。”

      他是乘客鄭瑞仙的丈夫,放下手機,他常會感覺80平方米的家里空空蕩蕩。

      最想老婆的時候,是換衣服的時候。

      自己的衣服找不到放在哪,翻箱倒柜,當眼前的一切疊得平平整整,他更懷念那些井井有條的日子,他能忍得了,可女兒忍不住。

      上大學住校的女兒一周回來一次。一天,找不見母親收好的東西,女兒放聲大哭。張宏杰沉默地站在女兒身后,一直等她哭完。

      “你把所有的東西都翻出來,按你的方法重新整理一遍不就行了。”他故意說得輕松,女兒總要適應沒有母親的生活。

      最難回答“爸爸去哪”

      張靜的兒子還小,才2歲。大眼睛,長得極像趙朋。孩子早已會喊媽媽,會叫爺爺奶奶,唯獨對爸爸沒有概念。

      皓皓原本會叫爸爸。趙朋去新加坡打工時,每次和丈夫網絡視頻,張靜都會抱著兒子坐在電腦前,指著屏幕,教孩子喊爸爸。

      如今,她不知道該怎么向兒子解釋父親這個名詞。他怕兒子長大了,有一天問起“爸爸在哪兒?”

      一次趕集,張靜抱著孩子買衣服。攤上,一件T恤上印著當時最火的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她撇下衣服,抱起孩子就走。

      回娘家前,楊榮給女兒換了幼兒園。

      “你爸爸在飛機上死了。”小朋友的一句話,讓楊榮的女兒涵涵號啕大哭。

      現在,涵涵喜歡上了新的小朋友,“離姥姥家近,樓里還有廁所。”她以為,這是媽媽為她轉學的原因。

      說起爸爸,擺弄玩具熊的涵涵冒出一句,“我爸在飛機上呢。”

      楊榮曾告訴女兒,“你爸坐的飛機壞了,飛機修好,你爸就回來了。”

      但她還是招架不住涵涵“別人都有爸爸接”的抱怨,還有“飛機啥時候能修好”的提問。只能把接送女兒上下學的任務交給母親。

      有時,楊榮又喜歡聽女兒提起爸爸,“你不給我買玩具,我爸回來給我買。”清亮的“回來”倆字,讓她聽到了希望。

      在王麗雅(化名)看來,“配偶群”里每個人都“強打著精神活著”,“很多時候是為了孩子。”

      為了防止家長的議論和童言無忌,王麗雅為5歲的兒子轉了幼兒園,脫離了熟人圈。

      王麗雅的兒子至今相信,爸爸去美國出差,就快回來了。

      “日子總得向前奔”

      王麗雅有兩個微信號,一個上有她轉發的各種馬航消息,另一個用來和幼兒園的老師聯系。

      她在兩個圈子中變換著角色。新聞里的“沒進展”和無休止的等待,讓她經常把自己悶在家,大哭一場。

      “我問自己,我能死嗎?”

      “不能!那就痛痛快快活著!”王麗雅自問自答。

      兒子從幼兒園回來時,她會趕緊收拾起悲傷,切換成“好媽媽”模式,在地圖上指給孩子美國的方向。

      事實上,她關注的是馬來西亞。

      “去年,飛機出了不少事。”

      “對,QZ8501和MH17。”楊榮立馬能說出航班號,“每次飛機一出事,都會第一時間在群里知道。”

      一次次空難發生后,家屬群里會被一條條祈福留言占據,“為遇難者哀悼,也盼著我們的愛人平安回來。”

      群里的人都在拿失事飛機和MH370對比,唯一的不同是,兩架飛機都找到了殘骸和乘客尸體,MH370仍舊不知所蹤,活要見人,他們不說下半句。“只要飛機一天找不到,我們就覺得家人還活著。”楊榮說。

      張靜的微信名叫“靜靜的守護”,朋友圈里,他只留下了12條信息,其中7條轉發的與馬航有關,最后一條距今已經快5個月了。

      不傳遞這些信息,成了張靜告別軟弱的方式之一,“轉來轉去都是家屬互相看,我不想讓朋友、同學同情我、可憐我。”張靜刪掉了一些轉發。

      她剪短了半年前快到腰際的波浪卷發。過完年,她想去外面打工,“孩子大了,日子總得向前奔。”

      今年元旦,楊榮帶涵涵回了婆家,一進門她就抓起笤帚、抹布,把屋里屋外打掃一遍。

      院里,丈夫王永強買的那輛“五征牌”三輪車停在東墻墻角。為了防賊,楊榮把前輪卸了,“永強回來還得騎呢。”

      

    相關鏈接:

    馬航失聯家屬為尋親人成北漂 銀行催還乘客房貸
    印尼主導調查客機失聯原因 澳總理稱沒有馬航MH370神秘
    印尼媒體稱亞航失聯飛機搜尋難度比馬航MH370低
    大馬政府稱針對馬航兩起空難準備好面對家屬訴訟

    ?

    相關鏈接:
    大馬政府稱針對馬航兩起空難準備好面對家屬訴訟
    印尼媒體稱亞航失聯飛機搜尋難度比馬航MH370低
    印尼主導調查客機失聯原因 澳總理稱沒有馬航MH370神秘
    馬航失聯家屬為尋親人成北漂 銀行催還乘客房貸
    [來源:新京報 ] [作者:] [編輯:覃業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