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沒考好活著沒意義
記者:怎么會想到跳樓呢?
小霞:很多事情堆積在一起,還有就是,我考試也沒有考好,覺得活著也沒得啥子意義。
記者:是些什么事情?
小霞:我住校,有時候我犯了錯,宿管老師就讓我們去她那里,讓我們讀書,給我們講一些道理,要把我們說哭。有時候,因為一個同學的事情,要把所有同學都喊去說,一直到熄燈才讓回去睡覺。有一次,晚上我下樓去找一個男生借錢,被老師看到了,我被喊去問話。我不愿意說,她就說,如果我不說,她就喊那位男同學來當面對質。后來,我就給她跪下了,說對不起,王老師,是我的錯。當時我很冷,渾身發抖。她就讓我起來了,才慢慢問我。
記者:老師讓你們讀什么書?
小霞:《弟子規》。如果我們不去讀書,她就說我們沒有良心,是畜生。
太高不敢跳 好友催快跳
記者:跳樓時教室里有其他人嗎?
小霞:當時我和好朋友萌萌在一起。萌萌剛配的眼鏡被人踩斷了,非常傷心,我們就在教室互相安慰,她說害怕父母打她,我也給她說了些我的苦。我說,干脆死了算了嘛,死了痛苦再也沒有了,我們就商量,說從教室跳下去。
萌萌說讓我先跳,我看到那個窗子,說好高哦,就不敢跳了。但她說,你到底還跳不跳哦,你快跳嘛,你跳了我就跳了。我就說,你不要騙我哦,我跳了你一定要來哦。她就說,我不會騙你。后來我是咋個跳下去的,我就不曉得了,我醒來就在醫院里面了。她(萌萌)騙了我(說到這里,她哭了起來)。
反思 誰來呵護農村單親孩子心理健康?
小霞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家在農村,十分貧寒。4年前,父母離異,母親到遂寧打工,她和父親在老家。小霞的父親是一名老實巴交的農民,采訪中他告訴記者,小霞曾兩次告訴他說不想讀書了,但在他的勸說下,還是去了學校。就在跳樓前的那個周末,還是他騎著摩托送她去學校的。
母親在外,小霞與父親很少交流和溝通。小霞的母親也說,自己遠在遂寧,平時只是和女兒通通電話。進入青春期,少女心思誰能猜?小霞的心事,只是與她的同學說起,父親對女兒所想并不了解,也很難了解。
當地一名老師表示,這是不少農村單親家庭,乃至留守兒童家庭所面臨的一個困境。破解這一問題,關鍵在于給孩子做好心理疏導,需要家長、學校、教育部門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根據全國婦聯發布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顯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多達6102.55萬人,占農村兒童的37.7%,其中,12~17歲農村留守兒童所占比例為29.62%。
“心理學把青春期稱為‘暴風驟雨期’,身心發育不協調、性意識萌發、獨立意識覺醒,極易使青春期孩子充滿困惑、矛盾,甚至產生叛逆心理。加之親情缺失、監管不力和教育不足,農村留守兒童的青春期可能面臨更多風險。”研究留守兒童問題11年的專家魏曉娟說。華西都市報記者徐湘東攝影報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