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萬企業退休人員在2015年新年伊始又一次迎來了基本養老金10%的上漲,經過連續十年的上漲之后,當前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已突破了2000元。
每年的“調待”(業內對調整養老金待遇的簡稱)在保障企業退休人員生活水平的同時,卻也成為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壓力日益加劇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性對于財政補助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而財政補助占基金收入的比例卻在逐年下降。
連漲11年
人社部通過《人民日報》稱,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部署,從2015年1月1日起,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再提高10%,預計將有近8000萬退休人員受益。
據測算,到2014年底,經過十年連調,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明顯提高,由2004年的月均647元提高到目前的2000多元,增長了2倍多,最高的北京市已超過3000元。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4年CPI上漲2%,顯然養老金上漲幅度遠遠高于這一數字。從歷年養老金上漲幅度看,也高于同期CPI漲幅。
與城鎮居民平均收入、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工資相比,企業基本養老金約10%的增速已略高于前者,與后者接近。
加劇基金收支不平衡
雖然“調待”贏得了積極的社會效應,但卻難以掩蓋這種行政手段上調養老金對于養老保險制度所帶來的壓力。這種壓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基金支出壓力驟增,基金的可持續性堪憂;二是“普調”抹平了繳費差別導致待遇差別,養老保險制度的激勵性被弱化。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地方社保部門了解到,“調待”是對養老基金收支平衡的一大挑戰,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尤為突出,有些地區三四月份“調待”完成之后,養老基金甚至會面臨入不敷出的局面,需要申請省級調劑金或是財政補貼才能維持基金的運轉。
由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4》稱,2013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運行壓力越來越大,當期結余比上一年減少229.27億元,備付月數也比上一年減少了0.10個月。
該報告還顯示,如果只考慮征繳收入,不含財政補助,2013年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余只有163.17億元,比2012年減少了742.45億元。全國有19個省份和新疆兵團的當期征繳收入小于當期基金支出,排在最后邊的黑龍江、遼寧、湖北、河北和吉林5個省份的缺口共計969.19億元。
由于當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統籌層次較低,結余資金無法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調劑,這意味著大部分省份都必須依靠財政補助才能保持收支平衡。
財政補助對于養老基金正常運轉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一個壞消息是,2013年雖然財政補助到賬3019億元,比2012年增加了371億元,但財政補助在整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總收入所占的比重卻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從14.56%逐年下降至13.31%,2013年財政補助的增速下降了2.54個百分點。該報告建議,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大財政補貼的力度。
抹平激勵性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去年12月28日舉行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保障國際論壇2014”上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目前的體制卻恰恰相反,長繳多繳所能“多得”的非常有限而且不直觀,近年來的“十連增”和個人繳費的關系很小,帶來一些逆向選擇。
人社部社會保險管理中心主任唐霽松在當天的會議上表示,現在連續的普調抹平了原來繳費多少導致待遇上的差別,使得個人賬戶激勵機制弱化。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步應該盡快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體制,根據工資增長和物價變化等因素來制定合理的增長比例。
?
?
相關鏈接:
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至70元 中西部將獲全額補貼
企退人員養老金再提10% 居民醫保補貼增加60元
養老金迎來2015年首次上調 最低標準增加15元
養老金并軌:月薪1萬交滿30年 27年才能賺回來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