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風景如畫的高爾夫球場目前已經被清理關閉。CFP供圖
30年前進入中國,經過政策鼓勵、限制、禁止的變遷,如今該何去何從——
被時代“推平”的高爾夫球場
正午,北京郊區的氣溫徘徊在0攝氏度左右,廣闊起伏的黃草地和結了冰的水域,表明很多在北方經營的高爾夫俱樂部已進入封場期。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由于氣候條件所限,北京的高爾夫球場均暫時“歇業”,但其中的一家,卻向幾位業內專家打開了大門,以“尋求轉型的建議”。
“與其說是轉型,不如說是找出路,因為高爾夫球場想轉型實在很難,而且從運營者的角度來說,并不想走這一步。”該俱樂部高層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我們打算扛到底,但也會作更多的準備?!?/p>
實際上,“扛”這種狀態,已伴隨高爾夫球場運營者多年了,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國家政策不斷收緊,讓高爾夫球場在市場和政策交錯的空間不斷變換著生存方式。但2014年,政策執行的嚴格程度遠超以往,在一片片違規草地被翻出黃土的剎那間,從業者已經嗅到了危機,正如他們早已適應了比市區內低兩三攝氏度的氣溫,冷風過境,依然顫栗。
40倍水費能否啟發高爾夫“廉價航空”
觸動該俱樂部“轉型”神經的,率先是水的問題。
“北京高爾夫球場全年的用水量相當于40萬個三口之家一年的用水量?!?011年,中國青年報記者劉世昕曾在對民間環保人士胡勘平的采訪中了解到,“一個18個洞的標準高爾夫球場,一年的耗水量是40萬~50萬立方米。如果按北京有六七十家高爾夫球場的說法估算,北京高爾夫球場全年的耗水量當為三四千萬立方米。而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沈大軍提供的一個經常被研究者采用的數據是,北京的一個三口之家,年均用水100立方米?!?年后,胡勘平與志愿者對高爾夫球場水資源過度消耗現象的調查得到了“回應”——2014年5月,北京地區高爾夫球場將被納入特殊用水行業,水費每噸由4元提高到160元。
據媒體統計,目前北京共有球場60家左右,按照18洞標準球場計算,平均年用水量約為35萬立方米,之前水費約為每年80萬元,調整后水費約在每年5600萬元。按照以上水費計算,打球的價格將平均提高至每場3000元。據記者了解,此前,北京市打高爾夫球的價格從每場幾百元~2000多元不等,平均價格為每場500元~700元,在水費漲價之后,確實有部分俱樂部對價格進行了調整,以北京國際高爾夫俱樂部為例,最低漲幅為會員價由每場260元上漲為320元,最高為訪客假日擊球價格由1480元上漲為1600元,而不少俱樂部則表示,“今年受大環境影響,水費飆升,又被課以重稅,球場絕對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目前國內很多企業,都存在原料一提價就把費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情況,高爾夫俱樂部也是一樣?!笔锥俭w育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鐘秉樞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如果延續簡單把水價增長費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思維發展,“就很容易把行業做垮”。如果借鑒發達國家的思路,改進產品結構、降低成本、生產更好的產品以替代原有產品,“在提倡環保節水的背景下,考慮如何降低運營成本、根據現實需要減小場地規模、削減高檔服務、增加更平民化的產品”,或許是當前高爾夫運營者可以考慮的問題,“而不是停留在簡單的轉移”。就像廉價航空的概念,應當讓更多人受益,“如果現在本就稀少的普通消費者走了,頂層的消費者會更突出,社會輿論的聲音會更大,促使項目被完全砍掉的可能性也更高。畢竟不可能把一個(占有較多資源的)項目做成只有少數人才能參與的項目,更何況高爾夫本不該如此。”
但全國高爾夫俱樂部多數虧損的現狀,讓多數運營者選擇了簡單粗暴地應對變化,“水費暫且不論,稅收同樣高昂,在多重限制的情況下,球場很難做到平民化,羊毛出在羊身上,目前只能繼續抬高價格以尋求生計?!蹦衬戏降貐^俱樂部負責人表示,“以后新建球場可能性不大,高爾夫很可能成為稀缺資源,打球費用會越來越高?!?/p>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