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速創23年新低,財政收支矛盾進一步加大,2015年要實現“更有力度”的積極財政政策的背景下,國務院2015年創新宏觀調控的第一招,便指向了截至2014年12月底共計3.13萬億的財政存款。
1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文表示要進一步做好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的工作,并強調這是創新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對穩增長、惠民生具有重要意義,要求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充分釋放積極財政政策的有效作用。
有地方財政系統官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積極財政政策的一個表現就是增加政府支出,盤活存量財政資金,挖掘財政資金的潛力,能實現政府增支。
盤活存量共開出了十招。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給地方執行部門一定彈性空間,允許在適當范圍進行資金的調劑;同時,加強了對收入的管理,強調要進一步清理財政專戶、非稅收入要及時入庫等。
至于數額巨大的財政存量資金,釋放出的流動性,與貨幣政策的協調問題,通知表示央行要加強對市場流動性的監控,防止因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形成流動性波動。
“打折”的積極財政政策
財政資金的沉淀,直觀地表現在央行國庫的賬上。央行資產負債表顯示,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國政府存款仍有3.13萬億元。2014年月度數據顯示,國庫中政府存款額度最高為4.54萬億元,最低為2.84萬億元。
相較2013年年底,2014年的國庫財政存款增加了約2700億元。2014年若沒有過多預算外的超收收入,2014年財政存款增多,意味著當年政府支出力度要低于既定計劃。
根據央行數據,近幾年,年度內財政存款有增也有減。如2013年財政存款相較2012年增加了近8000億元,2012年相較2011年則減少了約2000億元。
年度月度數據有差異,但國庫存款資金仍穩定在3萬億元左右。3萬億資金趴在國庫賬上,未發揮實際效用,政府每年卻不斷在新增債務,一直為外界所詬病。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為了應對一些突然的事件或者進行周轉,國庫需留有部分留底資金。像瑞典,他們幾乎沒有什么留底資金。我國每個月財政支出大致在1萬億元,而且每個月有新的收入入賬,國庫保持有5000億元的資金,差不多就夠用。
國庫存款約3萬億的資金,是經過多年積累。2004年政府存款大致在7000億元,隨后逐年增多,到2010年基本達到目前3萬億元左右的規模。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鄧淑蓮,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3萬億的沉淀資金,有當年新沉淀下來的,如當年的一些項目進度沒跟上,需要進行資金結轉的;也有往年沉淀下來的,就一直趴在賬上。
允許資金有限度調劑
國務院辦公廳發文表示,從近期審計署對中央本級和部分省財政存量資金審計情況來看,各級財政存量資金的數額依然較大,與盤活存量、用好增量、支持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和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有必要進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審計署發布的《關于201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報告》顯示,各級財政均有一些資金沉淀,資金效益未能充分發揮。問題表現為,中央本級財政存量資金較多,重點審計的32個中央部門結存資金半數閑置超過一年;重點審計的9個省本級和9個市本級,截止到2014年3月底,財政存量資金共計7673億元,近三成無法按原有用途使用。
國務院此次對各種沉淀的財政資金,都作出了細致的安排。如一般公共預算領域,2012年當年及此前結轉結余資金,將被統籌使用;2013年結轉資金應加快執行,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可統籌用于經濟社會發展亟需資金支持的領域。
為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通知提高了各執行部門自主調劑的空間。如2013年專項轉移支付結轉資金,下級政府可發揮貼近基層的優勢,加大整合力度,可調整用于同一類級科目下的其他項目。
嚴禁虛列支出
但也對一些財經紀律加以明確。如要規范權責發生制核算,嚴禁以此虛列支出。
東部一省會城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以前到年末,尤其對于教育等有支出掛鉤要求的領域,有些因為審批流程沒跟上,財政部門往往會采用權責發生制來列支。按權責發生制做賬,雖然賬上已經列支,但實際上錢仍然在國庫里。而以權責發生制“支出”的資金,其用途被限定住,也會造成部分資金的沉淀。
辦法還加強了對各項政府收入的管理,如非稅收入和財政專戶。除國務院批準的,其他財政專戶要在2年內逐步撤銷;除法律法規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禁止將財政專戶資金借出周轉使用或轉出專戶進行保值增值,已經出借或轉出專戶的資金要限期收回。
鄧淑蓮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部分非稅收入沒有納入預算管理,沒有進入國庫,管理不夠規范;而財政專戶主要由各級財政部門管理,只是納入財政管理,也并未納入預算管理,使用也無需同級人大審批。
不過,全國總量3萬億的沉淀資金,在不同地方可操作空間也不同。上述東部省份地方財政官員表示,他們每年都會進行結轉結余資金的統籌管理,當地在存量資金上可挖的潛力并不大。
?
?
相關鏈接:
10省份披露2014年財政收入:江蘇居首(名單)
樓繼偉:財政收入將由兩位數增長進入一位數增長
基層官員吐槽財政收入下滑:沒一個產業能替代房地產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