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全國最好的甘蔗種植光熱條件、全國面積最大的富硒土壤區、土法紅糖中硒含量高達62.06微克/公斤……占據諸多稀缺資源優勢,海南糖業實在不應當捧著金飯碗要飯吃”。
近日,多位糖業專家和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國連續三年的制糖業全行業虧損,將維系60萬蔗農生存的海南糖業拉入前所未有的低谷。窮則思變!面對產業危機,我省應發揮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加大對富硒保健紅糖的生產開發,以這一高附加值特色農產品為支點,帶動全省糖業走出歷史性低谷。
我省制糖企業銳減至14家
近三年來,受產銷環節多種因素影響,我國糖價從最高峰的7800元/噸,一度暴跌至當前的4400元/噸左右,制糖企業出現全國性虧損。這對處在產業鏈條底端,抵御風險能力最脆弱的蔗農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海南省糖業協會理事長王達洲憂心忡忡的表示:“全省制糖企業已由三年前的24家銳減至目前的14家,全省糖企3年累計虧損近8億元。由于成本售價倒掛,今年榨季,我省多數甘蔗收購款都無法及時支付。”
盡管危機重重,但眾多業內人士依然認為,當前同樣是我省優化產業結構,倒逼產業升級的最好時機。
“海南種植甘蔗的光熱條件是全國最好的,單產和糖份潛力都是全國最高的,尤其是西部臨高、儋州、昌江、東方、樂東等地。關鍵是種植甘蔗技術落后,產品附加值不高,無法應對成本不斷上漲的壓力”,省糖業協會秘書長李京認為:“我省糖廠大多生產原料型大包裝白砂糖,必須根據市場需求不斷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如不同包裝的精細食糖,醫藥專用糖等,尤其是具有海南獨特優勢的富硒保健紅糖。
白糖到紅糖價格升了10多倍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教授、國家甘蔗產業技術體系專家組成員楊本鵬告訴記者,2014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中心和海南省甘蔗學會,曾聯合對全國多個食糖樣品中的營養元素進行檢測,結果表明:海南傳統土法生產工藝制作的紅糖中,天然硒含量達到62.06 ug /kg,是云南紅糖的17.23倍、浙江紅糖的1.37倍。而口感更是遠勝其他地區紅糖產品。
在臨高加來鎮,種植了300畝甘蔗的大戶老朱告訴記者,由于糖廠連年虧損,收購價也逐年下滑。今年他嘗試著用海南傳統工藝制作了一些老紅糖,托朋友送到廣州去銷售,沒想到一上市就被搶光了。
記者在終端市場證實了老朱的說法:相對于目前糖廠每斤2.2元的出廠價,國內一線品牌白砂糖市場零售價每斤5元左右,而普通的土法紅糖,售價每斤10元左右。添加姜汁等保健成分的國產紅糖,價格攀升至每斤20元以上,這相當于比普通白砂糖價格升了10多倍。而一款臺灣產的姜汁桂圓紅糖,售價更高達每斤78元。
楊本鵬說,“但現在最發愁的,是土法加工工藝產能不足,產品質量不穩定,擴大銷售也沒有專業團隊。這需要政府、科研機構和龍頭企業共同努力。”
富硒概念是糖業轉型新希望
楊本鵬認為,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可以種甘蔗的地方很多,但能夠種植高產而富硒甘蔗的地區鳳毛麟角。在高產量的基礎上,若能產業化開發高附加值的富硒紅糖,海南富硒甘蔗將成為全國具有獨一性的熱帶高效農業。
“硒是聯合國衛生組織確定的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王達洲表示,如果海南開發系列富硒紅糖產品并向終端銷售,海南糖業就可以承受較高的甘蔗收購價格,并實現轉型升級。
?
?
?
?
?
?
相關鏈接:
海南瀕臨消失的制糖工藝 遵譚土法制糖綿延600年
廣西計劃“十二五”末半數糖企達世界制糖先進水平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