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木材的中國司機赤腳蹚河躲避追捕。受訪者供圖
1月24日下午,多名伐木老板來到騰沖縣政府遞交《申請書》,希望政府幫助解救被緬甸政府軍于1月3日前后在緬甸克欽邦龜頭山、五臺山木料場附近抓捕的155名伐木工人、767輛被扣車輛及工程機械,并稱自己合法經營,所有人員及車輛都有合法出入境證件,并非非法伐木。
除了這155人,更多的中國工人在獲知抓捕消息時連夜脫逃,翻山越嶺徒步數天,才得以安全回國。實際上,中國老板與緬北實際控制者之間的伐木協議不被緬甸聯邦政府承認,造成中國工人被指非法伐樹的案例已多次發生。
凌晨聞風出逃
34歲的侯興(化名)至今清楚地記得,1月3日凌晨他們聽說緬軍來抓人時,數百輛貨車同時往中國方向跑的混亂場景。
侯興是一名貨車司機,從去年11月開始從緬甸克欽邦的龜頭山往中國云南騰沖猴橋鎮運木頭。
去年12月25日,他和其他數十輛貨車從中國猴橋口岸出發,兩天后在緬甸密支那與距離中國口岸100多公里處被攔截,此處距離他們要去的木料場40多公里。同時被攔下的,還有另外200多輛貨車。
當地設卡禁止貨車白天通行,何時放行不知,大家只能等。這一等就是7天,到1月3日凌晨,已有400多輛貨車聚集。
當天凌晨4點多,在駕駛室內睡覺的侯興被躁動聲驚醒,“有人喊老緬兵來了”。侯興早就聽過緬甸政府軍抓中國伐木工人的事,知道情況不妙。
侯興趕緊坐起來發動貨車,“當時很緊張,雖然沒看到緬兵,但是也要跑,大家都在跑”。
司機郭凱(化名)稱,當時數百輛車都急著往中國開,有的車要掉頭,不少車還發生碰撞,場面一片混亂。
同一時間,在貨車司機滯留點緬甸一側的木料場,近千名司機、伐木工人也四散逃開。負責將木材從山上運到山下的司機王輝稱,當天凌晨3點,他和其他人正在帳篷內睡覺,“突然有管理人員進來說老緬兵來了,我們就趕緊起床往山上跑”。
“在逃回國的路上聽別人說,他看見緬軍直接沖到駕駛室將正在睡覺的司機雙手綁住帶走,還好他跑得快”。家住騰沖縣固東鎮的一名司機說。
林中躲避緬軍
侯興等司機慌亂中駕車朝中國開,但因車輛太多,速度非常慢,“五六個小時才走了六七公里,之后就走不動了。有人從前面跑過來,說緬軍正在前面設卡抓人”。
郭凱回憶,大家趕緊下車,跑進離公路約1公里的山林里躲起來。不久,一架緬方直升機飛到,沿著車隊來回低空盤旋。
接下來的兩個多小時內,司機們蹲在山林里,不敢大聲說話,但他們并沒看到緬軍。饑餓的司機跑回公路想從車上拿食物,“剛到路邊,一名緬籍翻譯騎著摩托車過來,按著喇叭讓我們快跑,說老緬兵來了”。
司機們又往山里跑,郭凱帶上了進出境機動車輛申報單、機動車輛(船舶)入出境查驗卡、中緬邊境地區出入境通行證,還有一條毛毯。侯興還把一路上給當地武裝、村民交錢的憑據也帶上了。大多數司機沒來得及帶行李,證件也落在了車上。
他們又回到了山林里。晚7點左右,天色已黑,但月光很亮,侯興看見了緬軍,“拿著手電背著槍,20多個人一起從設卡的方向走過來”,侯興稱,他們能聽到緬軍在喊話,但聽不懂。
想開車已是無望,侯興等人繼續往山林深處跑了約1公里,“就在山林里睡下了,沒人敢生火,說話也很小聲”。與侯興、郭凱一起的有20多人,其他人都跑散了。次日凌晨5點多,眾人走到五六公里外,3名膽大的司機到附近村里給大家買吃的,“小賣部沒開門,他們就到村子的頭人那里買米煮好,用芭蕉葉包著給我們帶回來”。為了不斷糧,眾人從頭人家里買了10斤米,準備在路上用山林里的竹子做竹筒飯吃。
當晚開始下雨,加劇了前行難度。1月5日凌晨1點多,眾人實在走不動了,直接躺在大樹下睡覺,“不停地下雨,被子濕透了,全身像泡在水里一樣,但有的人因為太累,還是睡著了”,侯興說。
一路上,他們也在嘗試通過手機聯系老板,但中國的手機在緬甸信號非常弱,擔心被緬軍發現,也不敢到高處找信號。上午11點左右,反復確認附近沒有緬兵后,幾個人一起跑到山梁上找信號,終于聯系上了老板。問清所在后,老板安排人從十五六公里外找了個翻譯,讓翻譯騎摩托車來接應。
1月5日下午6點多,在徒步翻山兩天半后,一行人終于見到了接應的翻譯,之后被一輛越野、一輛皮卡接到附近一處叫昔董壩的地方悄悄住下。1月6日,被緬甸政府軍收編的幾名民地武士兵駕車送司機們回國,“他們把軍帽放在擋風玻璃下,一路不敢停車,闖過好幾道關卡”。
20多人直接被送到了中緬友誼隧道內。走出隧道就是中國,逃難3天后,侯興等人回到了猴橋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