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囧!秀英炮臺“淪陷”高樓大廈中
三面被房地產項目包圍占地范圍縮小20畝地
▲原炮臺大門現成為小區道路
秀英炮臺一景
當我們每個人在唱著《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時,是否也會聯想到我們的文物遺產有多少可以重來。一座高樓大廈可以隨時重來,一座古炮臺能重回到清朝年代再建設嗎?“若人類失去記憶,世界將一片荒蕪。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讓我們共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珍愛精神家園!”
海口的秀英炮臺是海南古代宏大的軍事設施,是我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也是中國古代規模較大的軍事設施之一。秀英炮臺與廣東的虎門炮臺、上海的吳淞炮臺、天津的大沽口炮臺并稱中國晚清“四大海岸炮臺”。
然而,在現代化城市進程中,秀英炮臺三面被房地產包圍,占地范圍縮小“不見”了20畝地。國際旅游島商報記者了解到,房地產開發商取得的土地是合法從政府公開的土地拍賣中競得,蓋起高樓大廈也有正當合法手續。那么,今日秀英炮臺“淪陷”景象究竟誰的過錯?秀英炮臺今天的這種尷尬局面誰來買單?如何拯救秀英炮臺?
往昔秀英炮臺抗日救國創輝煌
古老的秀英炮臺在四周高樓大廈的包圍下,顯得清幽寧靜、獨樹一幟,仿佛一個百歲老人在靜靜地述說著昔日的硝煙彌漫、戰火紛飛……1890年,清政府為抵御法軍入侵,命令各軍嚴防沿海各口岸。兩廣總督張之洞臨瓊視察海口形勢后,下令建造秀英炮臺。
炮臺建筑在離海岸約200米的小山丘上,面向大海,居高臨下,遙控著整個瓊州海峽。歷史上秀英炮臺曾經怒吼過兩次。第一次是光緒十七年(1891年)秀英炮臺竣工時,張之洞再臨瓊州,觀看試炮,秀英炮臺發出震撼列強的第一聲怒吼。第二次是抗日戰爭期間。1939年2月10日,在國民黨軍隊撤離時,秀英村的炮兵利用炮臺,打響海南人民抗日第一炮!
秀英炮臺的古老城墻訴說著歷史。這里共有5座炮臺,分別為拱北、鎮東、定西、振武、振威炮臺。5座炮臺自東向西成一直線,朝北并列,威風凜凜。炮臺東南側的指揮室,背后的操練場、營房和“海南保障”彈藥庫房夾著盤根錯節的古樹,依然再現往日的朦朧暗影。
上世紀90年代,秀英炮臺曾名噪一時,成為當時來海南旅游的游客必去之地,被列為海南旅游定點單位、海口市國防教育基地和德育基地,并于1994年被列為海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文物破爛不堪、城市樓盤蠶食等,2006年3月,秀英炮臺關門停業。
秀英炮臺關閉后,市民要求政府修繕、重新開放的呼聲一直不絕于耳。2013年,海口市政府對秀英炮臺進行修繕。
秀英炮臺修繕工程項目總投資593.88萬元。2013年12月底,修繕后的秀英炮臺以遺址公園形式恢復對外開放。沉寂了7年的秀英炮臺,再次出現在市民及游客面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