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一對一的簽約服務,讓醫護人員更具責任感。
家庭式定制服務
暢通三級醫療網絡
海口網2月1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李晶晶攝影報道)“看病難、看病貴”多年來總是困擾海口百姓的重大民生難題。三級醫院打擁堂,專家號一號難求,社區門診運營不規范,不受患者青睞……基層醫療機構功能虛化,使得三級醫療網絡遭遇“腸梗阻”,百姓享受便捷、廉價醫療服務的夢想一直在遠方。2014年,市人大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納入重點督辦案件,人大代表和市衛生局經過總結調研、實地走訪、多方考察,制定了實行簽約服務的具體方案,在惠民醫療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家庭式服務”跟蹤居民健康信息
“阿婆你這個降壓藥一定要記得按時吃哦,今天比上周高了10個點了。”1月31日上午10點,瓊山區繡衣坊的李玉梅阿婆家,海口市忠介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鄭敏一邊從暖瓶中倒水,一邊再三囑咐著。自從9月底和李阿婆一家簽約以來,鄭敏的醫療服務團隊每周都到李阿婆家看看,他們給老人測量血壓,進行醫療指導,還仔細詢問記錄李阿婆一家7口人的情況。“阿婆和阿公都有高血壓、糖尿病,這種家族式疾病有可能會在他們子女身上出現。”鄭敏說,因此只要遇見阿婆的兒子、孫子們在家,也總要叮囑他們日常健康生活方式,給他們做一些常規的檢查。
記者在鄭敏醫生的電腦里看到,她的團隊負責的30多戶居民都有著詳細的健康檔案。哪家老人患有心血管病,哪家孩子有哮喘,哪位居民近期去醫院做了什么手術,術后需如何護理調養,都有詳細的記錄。81歲的莫阿婆說,她多年來一直頭暈,患有多種老年病,一年總要住院五六次,但從9月底簽約以來,由于醫生團隊的細心護理和指導,她對自己的病情放心了,4個月來沒再去醫院。
1月31日上午,在瓊山區忠介社區、美蘭區南寶社區、海甸島新利社區等幾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很多居民表示,自從社區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以后,醫患之間的溝通比以往多了,醫生對居民的情況非常了解,每次看病,不用做重復檢查,醫生就會給一些治療和飲食的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即使有事不能去檢查,社區醫生也都主動打電話詢問,這讓自己覺得很溫馨。
事實上,對轄區居民的健康水平心里有數,正是社區醫療衛生機構能夠為居民提供家庭醫生服務的前提條件。“以前,對居民們提供貼身的健康指導更多是出于人情,現在則是出于責任。”新利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景文華表示,一個團隊對應一個家庭,這樣一對一的簽約服務關系形成后,讓醫護人員更具責任感。
4項措施保障簽約服務持續健康運行
記者從海口市衛生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近1000戶居民在12家試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簽訂了自己的家庭醫生,在協議期內,居民可通過微信、QQ群、電子信箱等信息交流平臺,向社區醫生取得常見病、慢性病診治等健康問題的咨詢和指導;當病情需要轉到大醫院診治時,社區醫生還可以通過醫療機構雙向轉診平臺幫助居民轉診預約,免去患者就醫難的困擾。此外,簽約醫生服務團隊還對空巢老人和行動不便有特殊需求的居民提供上門訪視、家庭病床等服務。
為保障簽約服務持續健康運行,市衛生局于2014年7月印發《海口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社區醫生與居民簽約服務試點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在技術支撐方面,市衛生局將建立完善社區醫生服務工作信息平臺;市、區衛生局為社區醫生簽約服務提供組織管理和技術支持。
在資金補償方面,明確社區醫生簽約服務補償由服務補助、服務收費組成,要提高社區醫生的待遇,對于簽約率達到40%的,各區在補助經費分配上要給予傾斜。
為提高社區醫生積極性,逐步制定并完善社區醫生績效考核辦法,考核結果將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資金補助掛鉤,并作為項目績效考核結果的加分依據。考核采取區級對轄區機構全面考核、市級抽查考核方式,對社區醫生簽約服務實施好的機構和社區醫生進行通報表彰。
同時,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臨床知識、實踐技能等能力培訓,重點提高社區醫生的臨床診療能力培訓,提升社區衛生服務水平。
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提高推動分級診療格局形成
記者了解到,海口市在近年來深入推進基層醫療機構改革的過程中,不斷以提升服務能力為手段,向公益性靠攏。政府部門逐年加大投入,強化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的硬件建設。
目前,深入社區開展健康講座、免費咨詢、定期隨訪,已成為海口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醫療業務的主要模式和自覺自愿的行為,在一些規模、效益都比較好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下社區”已成為日常的醫療業務。忠介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王精源認為,“下社區”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而這也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堅實基礎,使社區衛生機構能夠“消化”掉許多常見病治療和慢性病護理,緩解上級醫院的壓力,緩解居民就醫壓力。
海口市衛生局局長周文雄表示,簽約服務是居民在社區就醫的新型模式,是雙贏的選擇,社區醫生可以提升服務內涵,居民可以獲得優質服務。社區醫生與居民簽約服務的開展,是海口不斷完善合理分級診療模式,提升社區衛生工作能力的重要一步。
“我很高興看到家庭醫生服務將變成現實。”關于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建議是海口市人大代表許登萍在2014年“兩會”上提出的,她表示,簽約服務能使社區醫生與居民建立起較穩定的醫療服務關系,從根本上保障了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
?
?
?
?
?
相關鏈接:
海口試點“家庭醫生”滿一月 僅800多名居民簽訂協議
海口試點“家庭醫生”服務 市民可以在里看病了!
海口開啟家庭醫生“私人訂制”一個電話就上門
海口800多戶居民有了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對癥下藥化解“看病難”
?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