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3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杰?陳小萍)每每提起小微企業話題,“融資難”已經成為無法躲避的的一個“定語”。市民建在遞交的提案中一針見血指出:海口市小微企業發展存在如下問題:一是小微企業發展統籌力度不夠;二是組織化程度低,后續扶持政策有待強化;三是融資問題突出,束縛了小微企業向規模化發展;四是產業層次低,難以形成集聚效應;五是優惠政策宣傳力度不夠;六是生產要素不足,發展空間受阻;七是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流動性大。
“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形成合力,根據市場經濟規律,重構小微企業融資供給支撐和保障體系。此外,金融機構要創新信貸產品和制度,對小微企業進行獨立的信貸和管理,或者通過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產權投資、基金投資、加快民間借貸立法等多種途徑,拓寬銀行信貸外的直接融資渠道。”這是多位委員為我市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開出的一劑藥方。
銀行貸款門檻高成桎梏
還沒等記者“融資難”三個字說出口,海口興農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挺秀便打開了話匣子:“影響我們小微企業發展的最大阻力還是來自銀行貸款”,吳挺秀告訴記者,銀行貸款門檻高,已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瓶頸。“特別是對于農村小微企業而言,想貸款必須要有實際資產抵押,如房產。可現實問題是,部分農村創業者家境并不殷實,拿不出像樣的資產,所以就無法正常貸款。”
他告訴記者,即使好不容易有了實際資產作為抵押,但貸款額度也難令人滿意。“我拿價值100萬元的房產進行抵押,卻只能貸到二三十多萬元,最多不超過50萬元,對于繼續擴大經營顯然不夠。”而對于銀行所提倡的“信用貸款”,他認為也很難實現,“銀行一般都要求是公務員或吃財政工資收入的人員作為擔保人,這些人不好找。”
對于融資難問題,多位企業主感同身受。在國貿開辦廣告設計公司的周鳴表示,國家和地方出臺了許多扶持小微企業的政策和措施,但公司幾乎沒有享受到,尤其是貸款方面。公司曾向幾家銀行申請貸款,但流程都很復雜,且貸款利息也比較高。此外,一些受訪的小微企業主表示,其它信貸求助行為也大都是杯水車薪。如三農金融貼息、財政稅收返還等。這類補貼力度太小,基本上是形式大于實效。同時由于機制的原因,許多救助行為走樣,產生了很多權力尋租行為,這種先收后返的效率非常低下。
“一方面是嗷嗷待哺的小微企業,一方面是逐利厭險的銀行,還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擔保業,小微企業的基本面和脆弱性短期不能改變。”市政協委員詹尊南開門見山指出,近年來,很多打著“擔保”旗號的公司,實際上大多“不務正業”,散、弱、亂、差的行業形象在一些地方相當嚴重。相對銀行、證券、保險等傳統金融業,融資擔保的監管還遠未到位,處于非審慎性的粗放式監管階段。“各種違規經營、高利轉貸、偏離主業的現象普遍存在,非法集資、關門跑路等極端事件也時有發生,不僅損害了擔保行業形象,擾亂金融秩序,還會影響社會穩定,對行業發展造成了相當負面的影響。”
工業園或成發展“助推器”
對于我市部分小微企業而言,面臨的另一大問題還在于“缺地”。周鳴告訴記者,自己最大的困擾還在于“沒有合適的地方擴大經營”,“市區的空地幾乎沒有或者租金太貴,偏遠的地方又不方便,土地使用手續也比較繁瑣。”那么,能不能由政府作為主導,嘗試設立專業的小微企業工業園呢?
對于小微企業發展“缺地”問題,民盟海口市委在今年兩會上也表達了同樣看法。他們認為,困擾海口小型微型企業的最大問題是用地問題。小微企業進現有工業園區需要材料繁多,走程序歷時長;此外,租農村荒坡地不給報建,隨著我市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項目建設用地持續增加,而國家、省市進一步加強了土地管控措施,用地指標越來越緊,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銳。民盟海口市委建議,我市可借鑒溫州的小微企業工業用地模式,嘗試成立小微企業工業園。
市民革遞交的兩會提案也建議,以小微企業創業園區為載體,積極實施創業孵化工程,進一步完善創業孵化體系。同時,鼓勵建設多層標準廠房和樓宇,按照“同類聚集、上下配套”思路,建設一批有特色的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業園,降低創業成本,鼓勵返鄉創業和科技創業,提高創業人員占總人數比重。
破題“融資難”銀行貸款是關鍵
記者注意到,政協委員們遞交的提案中,涉及到“小微企業融資”的就有7份,高居“話題榜”前列。大多數遞交相關提案的委員認為,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在穩增長、擴就業、促創新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宏微觀經濟環境的掣肘,小微企業面臨著勞動力成本高、生產成本高、稅負高和融資難、扶持政策落實難“三高兩難”問題。
政協委員曾友意表示,目前,銀行貸款仍是融資首要渠道。為此,建議我市成立推進中小企業融資工作議事機構,由主管金融的領導掛帥,并出臺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相關政策,切實解決基層行能貸、會貸、敢貸的問題。此外,還要引導中小企業申報和用好國家中小企業相應專項發展補助基金。他同時建議,設立政府扶持中小企業融資發展專項基金,由政府每年安排一定額度資金作為全市中小企業融資發展專項基金,幫助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技術改造等項目投資貸款上給予貼息補助,緩解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壓力;建立政府對金融部門保障激勵機制,對銀行為小企業貸款新增15%以上部分給予風險補償,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小企業多放貸。
政協委員劉心紅則建議由政府進行引導,加快金融創新、深化銀企聯系,緩解小微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劉心紅認為,商業銀行應設立專門針對小微企業的信貸部門,專門負責小微企業融資。同時,鼓勵新設為小微企業服務的新型金融機構,如設立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成立小額貸款公司等,落實對銀行、擔保機構和小微企業融資給予獎補(即按當年實際發生信用擔保貸款額對小微企業給予一定貼息、對擔保機構給予一定風險補償、對與擔保機構合作的銀行金融機構給予一定獎勵)此外,要開展多期“政銀擔企”對接活動,針對不同行業特色,分不同產業園區、企業集聚區版塊組織銀行、擔保機構、企業三方交流會,促進銀企保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溝通合作,而金融機構專門研發小微企業信貸產品。
大數據
1.2014年,我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增加至1.45億元,以后逐年增加,重點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創業創新、轉型升級、服務體系建設及成長性獎勵等。同時,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基金總規模為10億元。
2.根據調查,海口小微企業占全市企業的90%,其中70%的小微企業面臨資金不足,63%的小微企業是自籌資金,24%的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貸款,13%的小微企業從民間貸款。普遍存在抵押擔保不足現象,很難從銀行方面獲得貸款。
3.截至2014年6月30日,海口市共注冊有私營企業55560戶,個體工商戶108615戶。其中大部分為小微企業,分布主要集中在商貿服務、醫藥、電子信息和農產品生產加工行業。
4.2014年,市政府首期將投入5000萬元風險補償鋪底資金,以后2年內每年投入2000萬元,到2016年,放貸規模可達17億元左右。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